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北京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022年01月04日 来源:新华网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今年以来,北京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程,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狠抓落实,目前已完成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超额完成年度4万亩建设任务。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将为北京市粮食安全生产、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高标准农田可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农业增产

  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顺利建设完成了2006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块位于顺义区李桥镇,涉及王家场村、北庄头村、西大坨村、芦各庄村、北河村、沿河村共6个行政村。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输配电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灌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耕地的灌溉保证率和作物的水分生产率,同时灌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也显著提高。项目采用喷灌和滴灌的高效节水技术工程,水利用系数从0.5提升到0.85-0.9,将为项目区内每年新增节水量22.09万立方米;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速度快,灌溉效率高,可缩短灌水周期,节省灌水用工,大田平均每亩可节省人工1个,设施蔬菜平均每亩可节省人工3个;通过科学的灌溉方法和作物灌溉制度,可有效挖掘作物增产潜力,大田每亩增产100公斤,蔬菜每亩增产150公斤。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增收有希望

  “建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土地更平整,地力有提升,今年的秋玉米每亩比往年多收了200斤,我们村还有300多亩集中连片的地块,明年也要建成高标准农田。”在验收会上,平谷区马坊镇东店村的李海滨在被问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时激动地说。

  2021年,平谷区建成高标准农田1109亩,建设地点涉及大兴庄镇的大兴庄村和良庄子村、马昌营镇圪塔头村、马坊镇东店村四个村。主要建设内容为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壤改良与培肥工程、农田输配电等工程。为保障建设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平谷区在年初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明确任务分工和目标任务,成立工作协调小组,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进行组织实施,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时进行调度解决,2021年7月在全市率先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雨季过后,平谷区及时组织三方专业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复核验收,重点核验工程量、建设质量、工程运行情况等,对于重要工程,逐项核对建设标准、工程量等指标,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2021年11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区级验收。

  项目实施地块秋季主要种植玉米,据初步测算,项目实施前,亩均产量500公斤,项目实施后亩均产量600公斤,亩均增产20%。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夯实了平谷区乡村振兴基础,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2022年,平谷区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4200亩,改造提升5000亩。

  融入科技元素,让高标准农田助力智慧农业

  2015年,海淀区首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面积为1657亩,本次建设为时隔五年后再次开工建设。在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勘查、设计阶段多次组织设计团队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各个片区情况,分别在西北旺、温泉、苏家坨、上庄北部4镇10村,分15个片区建设了2800亩高标准农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海淀区注重融入科技元素,提升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管理水平。一是积极推进高效节水设施和自动化灌溉系统建设,创新性引进数字化监控设备加强农田管理。二是高标准农田范围内因地制宜地采用自动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小首部等灌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在农田管理层面,海淀区以农业生产实际使用需求为导向,对各个片区工程项目进行个性定制,注重融入科技元素,创新性的在多个片区安装了太阳能4G监控设备共计14台,实现了使用、监管等多方足不出户,手机APP端即可实时查看农田、园区情况。后期, 上述设备也将接入区智慧农业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以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北京市将充分利用国土三调成果,结合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加快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科学布局,提前谋划,分年度分步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全市粮食和蔬菜高产稳产创造条件,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