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农业要增效。防止农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关键是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田有钱赚。湖南各地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思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让耕地“转”起来,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岳阳汨罗市高丰村,挖掘机正在对这片田野进行平整,高标准建设后的农田,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然而两年前,因为村里有81%的村民外出务工,耕地抛荒严重,每亩农田一年的流转租金最高只有150元,而临近的县区最高有800元。去年10月,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决定以高丰村牛尾洞组为试验田,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但没多久,参与的种粮大户就闹起了“罢工”。岳阳市驻汨罗市高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徐文洪:这个土质主要是存在什么问题啊,种不得?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村民 吴久荒:这个是“结巴子土”,现在不好种,种不得,反正我不要。汨罗方言中的“结巴子土”,是指多年抛荒的旱土,土壤板结,沙化严重,根本不保水。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徐文洪特意请来两位种粮大户,加入有机黑土,把“结巴子土”变成稻田土,解决了原生旱土种水稻的难题。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村民 吴宏满:把“结巴子土”改良了,土质就柔和了,就好种了。现在要大量的有机肥与泥巴混合,基本还是没有很大问题。听说抛荒多年的旱田即将被改造成高产稳产的优质水田,全村村民都纷纷要求加入高标准农田改造,这可给工作队出了个大难题。岳阳市驻汨罗市高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徐文洪: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我们的总费用将近达到每亩1800元,把这2000多亩改造出来,就要300多万资金。一批正打算回乡创业的热心乡贤,联合种粮大户成立合作社,与全体村民签订土地5年免租金流转合同,乡贤垫资加上政府补贴,全面开启全村3593亩水田的高标准建设。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党总支书记 谭振端:第六年将会达到750元一亩的出租租金,就相当于五年的费用,一年可以收回成本,再往后每年都有增长,土地变资本,资本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据统计,目前我国土地流转比例已超三分之一,工商资本占流转土地的比例约10%。今年1月,在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举行了一场万亩优质良田招商会,全国的种粮大户前来竞拍四个村1.5万余亩耕地的流转权。只用了半个月,万亩良田就全部流转完毕,成交金额达3251万元。本地种粮大户简丽蓉流转了4200亩耕地。湖南农田谋士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丽蓉:将土地由“散”而“聚”,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机械化作业、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经营,每亩土地可以减少80元成本,增加20%的收益,公司年产值可以增加1000多万元。村民谭晓湖不仅流转了耕地,还找了份新工作,接受专业的科技种植培训后,他正式上岗成为一名田间管理员,每年不仅能拿到4万元的工资和24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年底还有耕地收益50%的分红。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村民 谭晓湖:一年有14万的收入,能够带动周边的脱贫户一起来做事,让他们有固定的收入,提高我们种田的积极性和信心。依托土地数字化流转,规范流转权益,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为简丽蓉、谭晓湖这些土地流转签约人发放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成立不到半年,农交中心就已经成功流转土地2.23万亩,累计交易额达6110.14万元。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任 彭玲:进行全国性宣传推广、招商引资,同时创新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流转效率,从而盘活土地资源,推动耕地保护。创新互联网土地流转模式,在土流集团的湖南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湖南有超过1000万亩耕地线上挂牌,成功流转532万亩,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种粮大户,看准了湖南优质的农田资源,来到湖南发展农业产业。如今,企业正规划进一步提升耕地流转的精细化和智慧化,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土流集团董事长 伍勇:把土地按季节进行流转,冬天种小麦、夏天种水稻,也可以中间穿插(种)土豆、西瓜,把各季流转的作物进行营养搭配,土地更有利用效率,让土地更健康,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胡湘平:土地“转”起来 粮食稳起来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湖南,把“结巴子”地变成良田,优质土地挂牌招商吸引“能者上”,依托互联网对土地开展智慧化、数字化管控,都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开展的有益探索。土地“转”起来,根本目的是激活农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开展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资源盘活了,大户进来了,规模上来了,利润更高了,种田的农人更有奔头。推进土地流转,还要注重用途监管,确保农地农用,优先用于粮食生产,防止流转后搞非农建设。这样,土地流转的效用才能最大化,耕地保护“篱笆”才能扎得更牢,我们的粮食生产才会更加安全、更有保障。
来源:湖南卫视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