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4日07:21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张维珍在直播中
直播建寨引来百万粉丝
3月22日,在利川市汪营镇清源村“棕林寨”旁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朵朵鲜菌犹如一把把小伞,柄肥菌厚,静待收获。
“前几天天气好的时候,一天要来七八波客人。”“棕林寨”女寨主张维珍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基地3月8日开始采摘,不到半个月时间,仅线上就销售了上千斤,客户预约应接不暇。鲜菌每斤100元至150元,干菌每斤800元至1000元。
张维珍的直播间有上百万粉丝。2019年底,她只种了5亩地的羊肚菌;如今,她带领村民们发展起400亩的种植基地。小小羊肚菌成了直播平台上的抢手货,更成了村民们的“致富伞”。
3月22日清晨,海拔1200多米的清源村雾气氤氲。半山腰的“棕林寨”内,张维珍推开家门,开启了新一天的直播生活。
屋外溪水潺潺、茶香满园,屋旁鸡犬相闻、群花烂漫,黄墙灰瓦下挂着古色古香的红灯笼……曾有不少网友在张维珍的直播间说,“棕林寨”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张维珍生于1983年。201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她,在利川市“双招双引”的感召下,回到家乡当起“村播”。她每天在直播平台上分享自己干农活的过程,同时销售自己种植和养殖的农产品。“刚开始没有粉丝,我只能一个人尬聊。后来粉丝多了,种田、养猪、挖池塘,都有网友给我点赞。”张维珍说。后来,在其他主播的启发下,她开始在镜头下整修老屋。
彼时,这里近乎废墟,土屋濒临垮塌,屋外杂草丛生,遍地枯枝败叶。方圆几里内人烟稀少,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下。独门独户,交通不便,水电不通,建筑材料只能靠肩挑背扛。张维珍找来工人平整土地,背水泥、拌沙浆、编围栏、砌石墙……每一步都呈现在粉丝们面前。
每次直播前,张维珍都要下山给手机充电,经常跑得满头大汗。“棕林寨”完工后,她在某直播平台的粉丝已经突破100万。她开始尝试直播带山货,销售茶叶、山珍、土鸡和土鸡蛋等。
千元羊肚菌走俏直播间
“我在直播过程中发现,羊肚菌很受欢迎,而寨子附近就有野生羊肚菌生长,我想,这里的环境肯定适合种植。”张维珍介绍。2019年底,她在“棕林寨”附近搭起5亩的大棚,自学技术试种羊肚菌。到了采摘季,鲜菌能卖到100元至150元一斤,干菌平时卖800元一斤,过年时能卖到1000元一斤。
为了提高羊肚菌产量,张维珍曾在网上“疯狂”搜寻相关技术专家的信息。最终,她通过直播平台联系上甘肃省菌菇种植大户梁治伟。
梁治伟是90后,他先后在四川、山东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修菌菇种植技术。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治伟到重庆出差,张维珍在朋友圈发现他的行踪,发信息邀请他到利川考察。
“利川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都很适合发展羊肚菌。”梁治伟告诉记者。这次考察,让他在利川扎下了根。
2020年底,梁治伟和张维珍一起,在当地成立合作社,发展羊肚菌种植大棚50余亩。在他们的带动下,20多名村民学会了羊肚菌种植技术。
带单腿村民走上致富路
清源村村民杨世稳是张维珍的小学同学。1997年在外打工时,他失去了一只上肢和一只下肢,此后在家养殖家禽。2020年,他专心跟着张维珍、梁治伟学技术、学管理,2021年,他与人合伙到汪营镇貃丘村发展了70多亩的羊肚菌种植基地。
今年3月12日,杨世稳的种植基地开始采摘。此前,他已经接到600斤羊肚菌订单,之后又接到600斤订单。“种菌很辛苦,但人就是要先苦后甜。”杨世稳对记者说。去年播种期,梁治伟和张维珍每周都会到他的种植基地免费指导好几次。羊肚菌丰收后也不愁销路,张维珍告诉他,如果一时卖不完,她可以在自己的直播间帮忙带货。
和杨世稳一样,想要发展羊肚菌种植的村民还有很多。到去年底,已经有50多名村民主动加入到梁治伟和张维珍的种植技术交流群,他们每天在群里“打卡”学习,交流心得。如今,张维珍和梁治伟在利川市汪营镇、凉雾乡、佛宝山开发区建设自有种植基地100余亩,同时通过提供种苗、种植技术、产品回收服务的方式与村民共建种植基地300余亩。
村里的“网红”越来越多
“农户们种的羊肚菌,可以自找渠道销售,也可以批发价卖给我销售。”张维珍说。她的粉丝中,“铁粉”占了近一半。此前,她种植的羊肚菌约80%通过直播销售,15%是收货人到现场考察后下单,5%是游客现场采摘。
近半年,张维珍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指导和种植基地管理上,直播时间大大减少。不过,她通过直播平台联系上其他带货主播,她和村民们种植的羊肚菌基本不愁卖,还未上市就被订购大半。
“马上要发20斤快递出去,我们得加紧摘。”一处大棚里,一群村民欢声笑语地采摘羊肚菌。在张维珍的带领下,不少村民在直播平台开通了各自的直播间,自学视频拍摄、剪辑,为自己引流带货。
“她负责找销路、找市场,我的精力主要用在研究种植技术上。”梁治伟告诉记者。去年,他在凉雾乡大包村开展“西瓜+羊肚菌”轮种实验,40亩种植基地实验成功。目前,他正在探索“黄连+羊肚菌”轮种技术,如果实验成功,这一种植模式将让村民们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