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媒体联动

秸秆“变废为宝”,来宾有一套

2022年04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余锋 梁玉桥 施万锋

  长期以来,秸秆禁烧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硬骨头”。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来宾市作为我国糖料蔗生产重要基地之一,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科技帮扶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消纳、综合利用”的原则,以饲料化为主,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为辅等多种途径提高蔗叶综合利用。这些举措在实现当地秸秆(甘蔗叶)“堵疏结合”和企业增效、蔗农增收的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生态环境这个老大难问题。

  创建片区化砍运网格 

  提升收储运效率 

  日前,记者在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糖料蔗“双高”(高产高糖)基地看到,甘蔗叶专用打包机从残留在地上的甘蔗叶上走过,半分钟不到就将甘蔗叶收集打成一捆,并直接用抓机将成捆的甘蔗叶放到一旁的农用车上运往工厂,整个收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

  “如果企业不来收,这些秸秆就可能被烧掉,整个田野就会烟雾弥漫。机械化收集蔗叶一天能收30—50亩。”凤凰镇黄安村村民李某告诉记者。

  凤凰镇是来宾市糖料蔗生产大镇,全镇现有甘蔗种植面积17.5万亩,按照每亩甘蔗约有0.5吨甘蔗叶(包含蔗尾)计算,该镇每年产生的甘蔗叶就达八九万吨。长期以来,当地缺乏秸秆集中收储和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村民无法自行处理大量秸秆,每个榨季,甘蔗收获后的蔗叶在地里焚烧或随意堆放抛撒,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为此,来宾市转变管理思路,以凤凰镇为试点,创新片区化砍运模式,探索实现从“我想砍就砍”到“让我砍才砍”的转变,从“想收不能收”到“大把等你收”的转变,实现蔗叶“收、运、用”紧密衔接。

  据凤凰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收储运体系建不起来这个卡脖子问题,凤凰镇推行甘蔗片区化砍运网格管理。每完成1个片区甘蔗砍运后,由蔗叶综合利用企业利用蔗叶处理机械设备进场对蔗叶就地收集打捆。对于机械难以进场的地块,由理事会机械运作方协调组织人员以搂、耙等形式收集蔗叶离田利用。

  此外,该镇还推行企业直接进场收集蔗叶利用、企业与第三方合作收集蔗叶利用模式,引进企业建设“非粮型肉牛专用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由合作社结合实际在企业周边乡镇和村布局临时收储点,并根据企业要求,采取加工半成品或直接收储运至工厂加工。

  目前,凤凰镇共有秸秆打捆设备15台(套),可以保障全镇的需求,实现当地甘蔗集中砍收一片、打捆离田一片、综合利用一片。

  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

  提升综合利用效益

  如何做到一根甘蔗吃干榨净,提升蔗叶综合效益,延长蔗糖产业链?

  据凤凰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按照“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产业带动、农民参与”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进一批技术先进且收储量大的甘蔗叶综合利用项目,按照禁烧区、限烧区、重点管控区东西南北片进行布局。按照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三化”利用的思路,目前该镇引进蔗叶综合利用企业12家,年利用量预计超过100万吨。

  近日,记者在来宾市一家农牧科技公司秸秆饲料加工生产线上看到,机械设备正在将甘蔗叶等秸秆经过“粉碎—添菌—搅拌—发酵”后的秸秆生物饲料打包,再包装、送货,各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该公司负责人说:“以前村民将甘蔗叶等秸秆就地焚烧,现在以每吨约180元价格卖给我们加工成饲料。这种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利于长期保存,一直是广西、云南、贵州、江西、内蒙古等省(区)牛羊养殖场的抢手货。秸秆回收加工成饲料,不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给农业合作社带来可观效益,还能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污染。”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来宾市兴宾区秸秆(甘蔗叶)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实现全域甘蔗精确管控、蔗叶快速离田、秸秆多元开发及高效利用的全产业链,将废弃甘蔗叶“变废为宝”。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