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乡村新闻

“两减一补”,秦巴深处烟区“绿”意浓

2022年04月11日 来源:农民日报

  仲春时节,走进秦巴山区的陕西安康旬阳烟区,但见一块块整洁的烟田错落有致,一片片茂密的山林绿意盎然,一阵阵清脆的鸟鸣不绝于耳……置身其中,尽情体味绿色生态展示出的特有魅力,强烈感受到烟区烟农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减污,擦亮生态底色

  位于旬阳市金寨镇张河村的陕西润民地膜厂,车间工人正忙着进行废旧塑料加工,废料清理、加水粉碎、物料清洗、过滤甩干、挤出拉丝、切粒包装,机器不停地运转着,工人娴熟地操作着,步骤虽然紧凑却是有条不紊。据车间薛师傅介绍,车间现有4名工人,回收加工的废旧塑料来源以农业废旧地膜为主,能够满足设备运转生产量基本需求。

  据了解,陕西润民地膜厂是旬阳市润民烟农专业合作社投入建设的股份制废旧地膜加工厂,于2016年5月建成投产,主要对农业废旧地膜和生活塑料废品进行回收加工,六年来累计回收加工烟田废旧地膜1082.8吨。

  旬阳烟区年稳定种植地膜烤烟5万亩左右,废旧地膜成为烟田最大污染源。旬阳市通过陕西润民地膜厂回收加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烟田的面源污染问题,既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又实现了变废为宝,推动烟农增收和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现在废地膜由加工厂回收,田间地头干净了,种烟环境变美了,烟叶长得更好了,种烟收入也更高了,农闲时间我还能到地膜厂打工挣钱!”金寨镇张河村烟农陈学农高兴地说。

  减害,维护生态安全

  走进神河镇丰家岭村,一处10连建钢架大棚格外醒目。去年以前,这里曾经作为烟蚜茧蜂繁育基地,每年有300多万头蚜茧蜂从这里运送到烟田放飞。

  据旬阳市局(分公司)技术人员杜罡介绍,通过人工繁育蚜茧蜂投放到烟田,能够有效控制蚜虫的繁殖,可减少蚜虫对烟叶及其他农作物病毒的传播,促进烟叶绿色种植和烟农节支增效。

  从2014年开始,旬阳市大力推广应用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2021年,蚜茧蜂防治实现烟田全覆盖并辐射大农业生产。目前,蚜茧蜂已具备在旬阳自然环境的自繁自育能力,由人工繁育转化为自然繁殖。

  在金寨镇谭家院社区烟草虫害监测点,技术人员段应萍正在查看虫情。她指着监测仪说:“别小看这个小东西,它作用大着呢,可以适时监测烟田地下、地上和附近空间的害虫情况,能为烟草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情报’。”

  “现在种烟我们就像保姆一样精心,施肥用药、生产管理每个环节都指导烟农严格遵照技术要求规范操作,丝毫不能马虎。”说到烟叶绿色生产,神河烟站站长袁治锋毋庸置疑。

  据了解,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理念已应用到旬阳烟区烟叶生产的每个环节,烟蚜茧蜂、黄板诱蚜、生物菌剂、生物农药、性诱等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烟区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旬阳市化学农药施用量较2015年减少40%左右。

  补养,促进土壤修复

  一边做“去污、去害”减法,一边做土壤“补养”加法。旬阳市通过大力推广烟田土壤改良技术,推行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和轮作倒茬等措施,部分因病害萎缩的优质烟田逐渐恢复活力。

  在金寨镇谭家院社区六组,45岁的刘治勇正和几个帮工在烟田里撒施有机肥。

  趁休息时间,刘治勇告诉笔者说:“有机肥防止土壤板结效果好,而且长的烟叶也非常好。今年我向烟站申请种植烤烟80亩,烟草公司扶持的有机肥加上自己积攒的圈肥,每亩施用量至少在60公斤以上。”

  刘治勇边说边指着山坡上刚翻的地说:“你看,那片地有30多亩,非常适宜种植烤烟,早些年种烟只施用化肥,化肥量年年增加,烟叶长不好病害还多,后来就撂荒了。年前我把这地流转过来,按照技术员给开的配方施肥单,把有机肥撒进去深翻了一遍,今年肯定能长好烟。”

  在与刘治勇本组的另一块地里,烟农朱章斌正在熟练操纵着微耕机,他要趁着晴好天气,把长得绿油油的油菜抓紧翻压还田。

  据了解,今年旬阳市烟田有机肥亩均施用量达到50公斤,推广种植油菜翻压还田面积比例达到23%,轮作倒茬面积比例达到85%,在烟区100%推行烟田测土配方施肥。

  “实施烟田土壤保育和修复,有效改良了植烟土壤结构,增强了土壤保水供肥能力,仅2021年,减少化学肥料用量16.6%。”旬阳市局(分公司)烟叶技术推广站站长耿伟如是说。

  绿色是烟区的底色。绿色发展,助力了旬阳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让青山绿水成为了烟农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