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麦浪滚滚,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黄河滩区满目金黄。
6月7日清早,灌满水壶、戴上草帽,种粮大户雷贯强往地头一站,指挥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拉开了架势。眼前500亩麦田,将在三天内颗粒归仓。
每隔几分钟,收割机就要停在田埂上腾仓。“保底亩产千斤。”看着金黄色的麦粒倾泻而出,经验丰富的农机手给出了估测。雷贯强喜上眉梢,露出久违的笑容。
当日,和雷贯强同时抵达的,还有来自洛阳市、区农技服务中心的小麦栽培专家。收割机穿梭作业的同时,专家们也开始紧张的测产工作。“麦子长得咋样,专家比咱还上心,到田的次数起码不下十回。”雷贯强感慨。
测产的间隙,雷贯强打开了话匣子。这一季太不容易,从种到收“一波三折”,他的心情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受洪涝灾害及秋汛双重影响,去年,洛阳市小麦播期整体推迟15天左右,而雷贯强承包的黄河滩地推迟了1个多月,成为全市播种最晚的麦区。
老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晚播1个多月,小麦能有收成吗?雷贯强心里没底,就连小麦专家也不敢打包票,但谁也没有退路。对雷贯强来说,这是一年的收成;对专家来说,稳住小麦,就保住了最重要的口粮。
“去年汛期,这里成了一片汪洋。”雷贯强至今历历在目,“当时,玉米绝收了,小麦又迟迟种不上,你说心里有多熬煎?”往常豫西小麦在10月15日完成播种,可去年雷贯强种罢已是11月25日,算是超晚播。
“怎么种,怎么管?全凭专家!”的确,农技专家的贴心服务,就是雷贯强的“定心丸”。去年,全市农技服务中心针对晚播小麦,量身定制了“四补一促”技术,也就是选用晚播品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适当增加底肥,以肥补晚;加强田间管理、一促到底,确保实现促弱转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洛阳市、区农技服务中心指导下,雷贯强的麦田浇了“蒙头水”“越冬水”“灌浆水”,施了底肥、返青肥,又高标准开展“一喷三防”,苗情一个阶段一个样子。
半个多小时的功夫,测产组给雷贯强带来了一个振奋的结果:按照“一米双行法”测产,亩穗数42.2万、穗粒数38.3个,以常年千粒重42克计算,平均亩产超过1100斤。对于这样的收成,用雷贯强的话讲,“不是一般的满意!”
“200个日夜的鏖战,让超晚播小麦实现了丰收的‘逆袭’!”洛阳市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刘军学坦言,“从一片汪洋到满地金黄,这片晚播麦子的丰收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洛阳市保粮食安全、抓农民增收的努力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