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徐州铜山:土地流转“转”出三堡产业富农增收新天地

2022年06月13日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徐州6月13日消息(记者王锡斐见习记者王姝姝)机械代替人工,收割小麦就是一个“快”字,随着一块块麦田颗粒归仓,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夏收即将落下帷幕。今年气候适宜,小麦的长势和收成都创历史新高,让喜获丰收的种植大户,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粮食增产,粮价走高,大户种粮有钱赚,土地流转速度势必加快。“今年小麦产量每亩可以收1400斤左右,一些地块甚至可以达到亩产1700斤,新麦收购价1.5元,去掉流转费和物料费,今年是有赚头的。”新何社区秦洪娟夫妻在政策鼓励下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50亩,一季小麦,一季水稻。“我们承包土地三年了,趁着丰收手上也有了闲钱,计划再扩大些种植面积。”今年的收成让这对年轻的夫妻有了“奔头”。

  建设高产、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种植成为破题的关键。首当其冲的便是流转、集约大规模的土地。近年来,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工作在三堡街道有效开展。

  “想挣钱必须有规模。”在四堡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建看来,“一亩地挣500元不好挣,但挣100元总可以吧,规模上去了,收益能放大很多。”他自己有一个“放羊理论”:四五只羊也得放一天,一次放四五百只羊也是一天。四堡社区共有5050亩地。“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王建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农业后继乏人,种地确实要换个种法。快速成长的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被寄予厚望。

  四堡社区魏像龙的家庭农场就是三堡街道土地流转政策的受益者之一。魏像龙介绍,他承包的530余亩地统一经营,新品种、新技术很快能到位。比如打药用飞机“打工”,喷施100亩地只需一个小时,费用比雇人便宜,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肥料集中采购,一袋肥也能省几元;订单收购,价格上比普通农户更有市场话语权。“我们这边的流转价格扣除政府补贴每亩地是1000元。”虽然流转费用不菲,但对于魏像龙来讲不算难题。“一是我懂技术,能种出高产田;二是我用的都是农业大机械,用工成本大大降低。所以,今年我的种田利润还是不错的。”

  之所以不遗余力的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三堡街道根本出发点不在于土地流转之后提升了多少粮食产量,而在于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流转之后,土地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集约利用,实现了节肥、节药、节水和节省劳动力,达到增产降本、绿色高效、解放劳动力的目标。流转、托管农户由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务工,进一步增加了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街道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可家庭农场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是新鲜事物,到底能不能赚钱?有没有前途?农户心里都没底。还有些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万一拿不到钱怎么办?黄桥社区农业主任王庆芳向农户解释,现在的土地流转模式是农民自愿向居委会提交流转意向书,由居委会出面跟新型农业主体签订协议,流转费由居委员会统一收取并集中发放。

  2021年10月,王庆芳与农户签订协议承包了206亩土地。王庆芳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们的想法,再多的宣传不如做出成绩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流转土地有收入,经营家庭农场有奔头。”王庆芳的行动引来了农户们的热议,“社区干部自己都经营起了家庭农场,看来应该能赚钱。”“签了协议租金就到手了,不比种地收入低。”此后,有不少农户主动上门找王庆芳咨询。

  “土地流转,不仅‘转’出居民增收的‘黄金池’,也‘转’出了高标准农田。”王庆芳说,对于居民来说,租地收入稳定,且可以从事其他工作创造额外收入,也可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对于黄桥社区来说,农田实现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种植效率,也可打造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观光项目。

  “现在土地流转了,旱涝保收,还能就近打工,一年下来,工资加上土地流转租金,可比原来种地划算多了。”说起土地流转的好处,黄桥社区居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季粮食的丰收承载着种植户和农资人共同的努力和汗水,现代农业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想种地的没地种,有地的又不愿种”曾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这个难题在三堡街道得到破解:适度土地流转使农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的同时,也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