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中原沃土喜结累累“中科果”

2022年06月16日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省夏收已近尾声。丰收背后,一系列先进农业技术供给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在河南省积极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背景下,中科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河南省持续深入开展合作,一批先进成果深植中原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河南转移转化,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共赢路径。”6月9日,中科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专职副主任杨卫东告诉记者。

  瞄准最实用,打造贴心“农管家”

  今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河南豪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自走式智能植保机,成了许昌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里的“明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

  “种植户只需打个电话,我们就带着植保机去地里服务。”该合作社社长韩俊锋说,合作社管理的近千亩农田,被3台“农管家”照顾得妥妥帖帖。

  “农管家”的服务效果让韩俊锋特别满意。他说,人工喷药效率低,接触农药也不安全;近年来流行的无人机喷药虽然效率高,但载荷量有限,杀虫还可以,除草效果就很一般。

  相比之下,具有图像获取、运动控制、自动喷药功能的自走式智能植保机,整体表现最佳,不仅喷药效果好,还能节省50%的农药使用量、90%的用水量。

  “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我们中心建有一套专门的专家评审制度,确保遴选出极具竞争力和市场应用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加以支持。”杨卫东介绍。

  据了解,河南省和中科院自2008年以来签署了三轮合作协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截至目前,已有中科院下属63个研究所的718项科技成果在豫转移转化。

  高水平合作,“中科刃”显威力

  旋耕机是最常用的农业机械之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与河南巨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的超硬材料等离子熔覆技术,让旋耕刀的作业寿命提升5倍以上。

  “过去一套旋耕刀的作业寿命不过四五百亩,换一次刀具得花两个多小时,遇到农忙时让人干着急。”巨隆公司董事长王永杰说。有了“中科刃”加持,巨隆公司生产的旋耕机可以轻松撑过一季,有力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在2021年度国内十大热销旋耕机中勇夺第一,被农民誉为“千亩王”。

  “我们以前也引进过不少技术成果,往往存在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但是跟中科院的合作项目明显不一样。”王永杰对双方的合作连声称赞。

  在他看来,中科院专家对成果转化中出现的问题反馈非常快,而且对原理分析透彻、解释清楚,这种高水平合作不但效率高,对企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也非常有帮助。在河南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支持下,一系列中科院农机装备先进技术成果已在巨隆公司转化并广泛推广应用。

  中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地方企业带来新增销售收入排名中,河南已连续5年保持全国前列。

  研发建平台,孕育新一代农机

  除了积极落地优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中科院河南中心还不断加强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中科院河南中心为龙头、以“中科系”在豫分支机构为骨干、以区域平台和高科技企业为两翼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雁”形网络体系,加快导入一流科技创新资源,输出一流产业创新成果。

  在洛阳,中科院计算所智能农机团队项目正在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第三代智能农机技术体系。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有关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院孵化的洛阳中科晶上公司完成的北斗星远程控制器系列产品,可作为根植于农机上的“智能小脑”,实现全球卫星定位、车辆位置查询、电子围栏设定等功能,推动传统农机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提升。

  目前,该技术体系已立足中原、辐射全国,在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开展示范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