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福星镇裴家湾村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满目葱茏、药香四溢。
村民何兴文正在一块黄芩试验田里拔草、喷施叶面肥。他家种植中药材有20多年光景了,每年种植黄芩、党参近十亩。今年,家里的三亩多黄芩地纳入基地200亩专家团队科研成果转化园,被确定为省农技推广总站和县农技推广中心的黄芩不同栽培模式以及微量元素肥料效用试验田。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黄芩地进行了旋耕,种苗分别经过了不同浓度纳米铁和镁锰锌微量元素处理,政府还免费投放了肥料和土壤杀虫杀菌剂。尽管今年春夏连旱较为严重,但眼下黄芩长势还不错。县农技推广中心福星区域站农艺师李志刚随机采挖了一株黄芩苗,根长24厘米,根茎最粗1.2厘米,地上茎叶高度50厘米,而且没有虫害影响。这让何兴文对今年的好收成充满期待,同时对今后利用新技术种植中药材信心更加坚定。
陇西县位于甘肃东南部,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悠久,被认定为国家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中药材的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今年,陇西县坚持“绿色、道地、生态、有机”发展理念,以福星镇裴家湾村为核心,辐射高塄村和大湾村流域,建成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覆盖3个村1304户共10200亩,包括党参3000亩、黄芩6000亩、黄芪1200亩。由省农技推广总站牵头,规划建设了专家团队科研成果转化园和绿色标准化技术示范区,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标准化施肥模式优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作业、绿色标准化技术集成等试验。
据介绍,种植基地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政策支持、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服务、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回收加工和农户分散种植的“六统一分”管理模式。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产地初加工"的组织方式,由公司牵头,裴家湾村和高塄村的专业合作社组织934户农民开展党参、黄芩、黄芪种植,公司对原药材进行回收,由裴家湾村中药材饮片加工厂进行产地初加工,助力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药农增产增收。
为了从源头保证中药材绿色道地品质,近年来,陇西县依托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大力开展种子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进示范、野生品种驯化、标准化种植试验等工作,制定了黄芪、黄芩、党参等18个标准化的种子、种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累计引进外地新品种及当地野生品种218种,驯化成功146种,根据市场行情及种植习惯向大田推广30多个品种。每年筹措专项扶持资金400多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建立药源基地,引导药农推广应用无公害种植、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保障药农收益,每年建立标准化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基地,先后建立省级中药材(黄芪、党参、黄芩)标准化种植示范区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