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土地托管

农村耕地全部集中,农民土地流转给大户,真的好吗?

2022年10月19日 来源:三农领域

  土地问题是关乎吃饭的生死大事,要知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解决吃饭的问题才是稳定社会的根本。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历了多次“土改”,比较大的就有收缴资本、大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地打土豪分田制度。

  然后又有了土地集中的大集体,也就是从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转变形成了当时的人民公社,土地集体所有,按劳分配,然后就是我们当下实行的“大包干”,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村组人口均分,实行分田到户。

  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三十年,而现在已经明确当第二轮的三十年到期后再次延包三十年,也就是说一直到2057年农村不会再重新分配耕地。

  然而虽然土地没有重新打乱重分,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土地承包关系发生的转变,随着大量农的耕地被农民转租给了种地大户,得不偿失的耕地进行了抛荒。

  于是在农村形成了新型“地主”,而这个“新地主”群体正在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形式是很多村子中的所有耕地都流转到了一个人、公司或几个人、几个公司中去,造成了一人流转数百上千乃至上万亩农田。

  这是土地承包法不断修改的结果,在2002年修订的承包法中明确了农民承包的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可以流转,于是小农种植不赚钱的前提下,大量的土地被兼并,形成这样的局面。

  虽然大规模流转土地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实现大块机械化操作,管理成本更低,规模性更强,但是弊端也有很多。

  ①增加粮食生产成本

  现在的农民对比八九十年代的农民是幸福的,各种苛捐杂税基本上取消了,公粮不用交了,三提五统也不用交了,各种附加费也基本上减免了;除此外种地还有各种补贴,虽然粮食价格始终不高,但是满足吃饭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把土地流转出去还有一笔租金。

  但是对承租人来说,对于粮食生产来说并不是好事,土地是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补贴是为了提高种粮积极性的,农民不种粮食吃地租,无疑是增加了包地种粮人的成本,一亩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这是打击了农业生产的,不种粮食的吃地租,真正种粮的人不仅没有农业补贴还要承担租金。

  所以有专家建议把不愿意种地的农民的土地收回来给愿意种地的人耕种,让真正种粮,保障粮食安全的人得到实惠。

  ②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流转的土地都要种粮食的,毕竟对于资本来说最短的时间里攫取最大的利益才是根本,所以有的搞养殖、有的建房子、有的搞大棚房等等,或者有的种花、种树,这对于粮食安全的危害是巨大的,当这样的大户、大公司一多了,粮食势必减产。

  同时,过大的规模并不是好事情,农民单干对于管理是精细化的,而大规模生产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即便是各种设备仪器都用上也是如此,要知道农民是高风险的,是风险叠加的,不仅仅是行情的问题,更是有天灾人祸的不确定性,一旦受损就是大面积的损失。

  ③农民无路可退

  国以农为本,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就是如此,农业、农民、农村是国家的基石,农民进城打工、经商,农村就是农民的后路,而土地就是其活下去的资本。一旦农民进城失败或家庭遭遇重大困境,老家的土地就是活下去的力量。

  而土地全部流转之后农民将无地可种,即便每年有几百几千元的租金也是买不了多少粮食的。就比如这几年的疫情,有多少农民工返乡?这些人都是不统计在失业人口之内的,如果农村没有耕地他们怎么办?必将会产生社会动乱,打砸抢都有可能发生,而有土地至少有一口吃的,有吃的社会就会稳定。

  因此在土地流转中农民要为后路做好打算,同时国家也有明文规定,规模化要适度,而不是无限制的规模化,不然一个村、一个市乃至一个省的土地都被一个人承租了那是什么后果?如果一个国家的土地都被一个人租赁了又是什么后果?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