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为“三农”, 我们初心坚守 !

2022年11月09日 来源:农视网

  今天(11月8日)是记者节,想说说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娱乐明星,我们也“无意占用公共资源”。但是,我们还是想给关注我们的网友汇报一下,我们能干什么、干过什么,以及今后我们想干什么。这样才能更加畅通我们和网友的互动,通过和网友的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三农”领域的央级新媒体,“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是我们对每位记者的基本要求。农业、农村、农民,都是我们的关注点。而“有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是我们采访报道的出发点。

  客观、全面是我们采访报道的追求。新闻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录,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历史。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唯有真实,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历史。我们力求的是客观、全面的真实,不仅是单个事件的真实,更是整体的真实。得益于网络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记录者。但是,困于个人力量的局限,每个人的记录多是局部的,对全局来说,有可能是片面的。今年5月份,部分地方收割青麦作青贮饲料,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好像很多小麦都要作青贮饲料了。割青麦是不是事实?有视频为证,肯定有,但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如果只记录收割青麦的真实,就不是对时代的真实记录。为了解收割青麦的真实情况,我们采访相关部门、采访养殖户、采访专家,及时告诉大家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极个别现象,不会对我们当年的小麦生产带来多大影响,打消了许多关注粮食安全的人的担忧。作为专业的央级媒体,我们就是要跳出纷繁复杂的局部乱象,梳理还原一个真实的时代。

  宣传解读国家“三农”政策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国家每项“三农”政策的出台,都是基于解决当前或以后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明年该种什么?养的猪是该出栏还是该补栏?市场上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吗?这些政策不仅和农民息息相关,也和城里人关系密切。及时发布解读这些政策,对指导农民生产生活、稳定预期作用巨大。依托于中央农办和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的权威信息源,我们力求及时、简明、准确把国家事关“三农”的大政方针、具体政策传递到每一个人。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4月份新种子法的颁布、国家大市场的提出以及10月份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等等,我们都邀请这些政策制定的参与者等权威人士,从老百姓的视角进行解读。

  呼吁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是我们报道的重点。“爱农”、“为农”,就得占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忧其忧、乐其乐,从一件件个案中实现我们的心愿和目标。7月份,河北一地的农民工向我们举报,工程完工却遭恶意欠薪。我们的记者深入当地十余天采访报道,促成了事情的解决。9月份,一家颇有名气的大型养殖企业拖欠农民代养费,经过我们的报道,当事双方迅速进入了商讨解决的轨道。当然,对于网友的需求,我们做不到件件报道。我们能做的,是通过个案的采访,呼吁相关部门对此类事情重视,减少、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还有农业生产技术,我们有最权威的农业专家资源,这也是我们为农服务的底气。今年年初,国家试验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很多农民反映对此项技术不太了解,对此我们及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讲解;今年8月份,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持续,我们又及时邀请专家讲解如何减少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之,农民需要的,就是我们努力要做的。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美丽乡村建设等给“三农”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有幸见证并参与。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希望继续见证并参与。爱“三农”,为“三农”,我们愿意和有志于“三农”发展的所有人一起,各尽所能,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美好,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