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农业要闻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着力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023年02月24日 来源:农民日报

  党的二十大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战略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针对如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王汉中。
  王汉中表示,这对我们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构建更加协同、开放的新型举国体制,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交错并存的新形势下,既要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要通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优化资源配置,使举国体制更加科学、集约、有效。这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松绑,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科研新范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在这方面,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为了破解我国农业科技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各自为战、有体无系、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农业农村部于2014年启动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旨在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作用,通过国家的统筹引导,围绕国家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集聚多元创新主体优势,按照目标一致、风险共担、利益互补的原则,构建农业科技协作攻关新范式,并将成果沿着产业链的正向扩展,最终达到企业降低创新风险、人民享受创新成果、研究机构获得创新技术、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目标。
  王汉中说:“8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的直接指导和推动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参与,联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先后建立近百个专业、产业和区域联盟,面向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难题、区域性农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和现代农业产业重大瓶颈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实践证明,联盟建设是不改变现有管理体制前提下科技创新组织方式的重大转变,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方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探索出了实体化、一体化和共建共享等一系列协同创新机制,在解决农业重大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变革、支撑区域绿色发展等方面有突破、有贡献,联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围绕“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组织农业科研联合攻关。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瞄准“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整合全国不同单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主体,建立了一批联盟,开展联合攻关与协同创新,切实发挥联盟在解决农业基础性、区域性、行业性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形成贯穿产业上中下游的“一条龙”农业科研组织模式。联盟的实体化是联盟作为创新联合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使得联盟可以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法人化运行,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开展全产业链、全过程、全要素创新创业活动,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农业领域的区域性重大科技问题,例如东北秸秆综合利用、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需要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构建“集团军式”大联合、大协作的高效协同创新一体化模式,细致摸排区域内影响整体发展的“梗阻”问题,凝练背后科学技术问题澄清模糊不清的标准,集成关联不足的单项技术,开展项目的联合攻关,形成了一批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共建共享的全国“一盘棋”农业科技资源网络。联盟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和创新效率为目标,整合碎片化科技信息资源,着力构建科技信息、生物资源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创新效率。
  王汉中表示,下一步,国家科技创新联盟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明确思路和发展方向。首先,在方向上,必须以问题导向,瞄准农业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联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其次,在任务上,要聚焦有限目标,抓住产业内核,解决技术碎片化问题,有效集成,每个环节都不做重复的工作。第三,在机制上,一定要再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设计、各环节密切协同、优势互补的协同协作机制,破解产业难题、摆脱路径依赖,为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