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流转 > 流转新闻

东昌府区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

2023年03月07日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冬天有点儿旱,这几天到了浇返青水的时候了。”3月1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温集新村前管屯村,“地长”宋汝霞说。前管屯村党支部书记于钦祥指着麦田东侧的排灌渠说:“这几天正好马颊河来水,试试新泵站好不好用。”
  与以往初春麦田灌溉、喷药等繁忙的景象相比,今年前管屯村的1000亩麦田显得冷清了不少。郑家镇温集新村党委第一书记郑广学告诉记者:“我们把前管屯村1000亩土地流转到了9位‘地长’手里,解决了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农业服务公司不愿流转低产田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成为粮食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土地流转的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农业服务公司撤出、土地重新回到村民手里的现象。为此,郑家镇探索出一条建设高标准农田——村党委推动土地流转——群众自发推选“地长”适度规模化种植的新路径。
  “早在4年前,曾有农业服务公司在郑家镇大面积流转土地,但就在秋种之前,这家农业服务公司认为前管屯村地势低洼,盐碱地块多,流转土地没有利润,放弃了对前管屯村的土地流转,这也让村民不再信任土地流转能办成。”郑广学说。
  低产田效益低、管理难,成为阻碍土地流转的绊脚石。
  去年,郑家镇申请了中央彩票公益金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该镇示范区内21个村获得投资5000万元,东昌府区各相关行业部门也把资金向示范区倾斜,农业农村部门投入了58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在前管屯等3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农田排灌设施、田间生产道路、取水泵站,实施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郑广学指着前管屯村南侧新修的取水泵站说:“仅在前管屯村我们就修建了3座这样的泵站,只要插卡通电,就能把灌渠的黄河水高压输送到管道里,我们在前管屯村铺设了2000米的灌溉管道,每隔三四百米就有一个取水口,浇地时只需要从取水口接通弯管即可,一小时可灌溉10亩地。”
  听到郑广学的介绍,于钦祥接过了话茬:“我们这里是出了名的盐碱地,‘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能靠河水压碱,自己用小功率水泵浇地,一亩地浇三四个小时,费时费力。夏秋季雨水过多,只能眼睁睁看着玉米涝死,排不出去水。现在有了排水渠和取水泵站,解决了排和灌两大难题,土地从低产田慢慢改良成高产田,这才有了土地流转的基础。”
  去年夏天,郑家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村民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协商土地流转事宜,最终采取了“竞聘上岗”的方式,由村民评选出信任的“地长”。于钦祥、宋汝霞等9位田间管理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深厚的种地“老把式”成为前管屯村1000亩农田的直接管理者,与村民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截至目前,东昌府区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8.1万亩,占土地承包总面积的47%,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优势提供了前提。东昌府区委副书记谢炜表示,土地流转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群众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郑家镇党委政府在土地流转方面的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土地流转的推进须因地制宜,审慎稳妥推进,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