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仙居乡将土地流转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一批具有创新示范意义的典型做法相继涌现。
激发要素活力,释放发展潜能
仙居乡张湾村是全县最早实现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之一。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后的张湾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先是通过"小田变大田"等举措,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解决了耕地碎片化等问题,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率,后又发展特色农业,稻虾共作、晚秋黄梨、仙桃、山鹰椒、阳光玫瑰葡萄等"多彩田园"项目迅速发展,实现了合作社、群众和村集体"三增收"。
虽然如此,但在张湾村在发展中出现了群众干劲不足、村民和合作社存在摩擦等现象。对此,张湾村开始探索股份制改革,虽然有成效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张湾村一筹莫展之际,上级党委送来了解决方案。2022年10月,县委副书记杨坤到张湾村调研,为张湾村送来了成熟的"三变改革"经验,这让张村村如获至宝。
随后,在仙居乡党委和村"两委"的推动下,张湾村通过成立村劳务合作社等一系列举措,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激发要素活力。随后,村民与合作社之间的摩擦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高了,张湾村的发展再次进入发展快车道。
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释放土地潜能
土地流转进入发展阶段后,空间布局无序、资源利用低效、农业生态质量退化、农村居民点建设散乱等共性问题会逐步显现出来。
对此,仙居乡大力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农业生产、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功能分区,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明确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任务和空间布局。
这一动作,极大的释放了土地潜能。仙居乡长兴镇村的虎昌农场就是受益者之一。
虎昌农场由仙居乡返乡成功人士王虎昌于2021年3月创办,该农场先后流转老屋店、八塘、上下王冲等8个村民组的500余亩荒山坡地。这些荒山坡地虽然杂草丛生、荆棘遍地,但国土空间规划显示,这里适合开发为林场、果园。
虎昌农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划设计,将分散的坡地连接成片,而后根据地块特点,栽种优质观五玫血桃、皇金冠黄桃、无絮速生杨,将昔日草比人高、无人敢来的荒山,打造成了特色果园和优质林场。
虎昌农场还响应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开发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去年,虎昌农场在桃树林下套种西瓜、花生、芝麻等作物,获得丰收。今年,又开始尝试在林下套种小麦、油菜。如今,虎昌农场林间套种的小麦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麦浪给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
加强党建引领,释放组织潜能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仙居乡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将成熟的经验由点及面在全乡推广,探索出了"农村合作社的MCN模式"。
张湾村是仙居乡最早探索"基地+合作社+农户"种植管理模式的村庄,该村青春合作社采用大棚连片的方式,先后种植西瓜、西葫芦等作物数百亩,亩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先后被新华网、河南日报、信阳日报等报道。
仙居乡将这一模式在全乡推广,并取得喜人的成绩。
去年11月,在乡党委和青春合作社的引导下,独山村新建起了500亩连片大棚,首批种植的麒麟瓜将在今年五一后上市,预计亩均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徐湾村。徐湾村以黄瓜和辣椒为主的蔬菜大棚长势良好,也将在今夏迎来丰收。
此外,仙居乡还深入推进"一村一品",肖店村彪歌合作连片流转土地,建起了小香葱种植基地,被新华网、信阳日报报道。
在乡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土地流转+特色产业"的模式正在全乡遍地开花。
仙居乡的土地流转新模式还在持续探索中,下一步,仙居乡将围绕服务好农业合作社、保证好农民受益等工作进行探索,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释放乡村振兴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