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充分调动各种要素——
从土地“破题”深化改革助农增收
岑巩县加大农田灌溉水渠的标准化建设及改造力度,不断提升农业节水灌溉水平,助力农业丰产丰收。图为7月9日,在祝坝村,灌溉水渠镶嵌田间,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万再祥摄(贵州图片库发)
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新种植模式实现耕地增产增效,探索新机制建好高标准农田……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贵州农业农村“一盘棋”进一步被激活,农民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今年2月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多措并举增加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土地资源尤显珍贵,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开出更多的“花”?
6月28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贵州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落实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等要求,让农民有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和更多获得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更好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当下,我省正着力从土地“破题”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各种要素,激发沉睡土地的活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多元发展
3月22日,土地级别为“息烽县集体建设用地三级地”的小寨坝镇高家坝村11-1号地块,在息烽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交易。该地块出让面积2148.36平方米,属于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出让年限50年,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为62万元。
这是今年以来息烽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最大的一宗,也是贵阳在息烽县探索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一次实践。
此次交易为的就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循序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实现“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改革目标,让村民共享更多红利。
“我们的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交易已达成3宗共202万元。”息烽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高级经济师廖德平介绍,目前,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交易方式主要是出让,之后将探索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模式。
去年以来,贵阳贵安持续在息烽县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盘活路径,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让农民受益。
为进一步盘活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省连续多年聚焦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资产股份量化、集体经济组织“应建尽建”等,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2023年底,我省发放股权证书近800万户,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18260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集体经济发展焕发活力,广大农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创新种植模式实现耕地增产增效,确保粮食安全
近日,在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司前大坝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内,农技专家正在现场为农户们培训水稻科学防治病虫害技术。种植大户刘芳喜笑颜开,“通过稻油轮作,一块土地可以生多金,又赚钱咯。”
水稻是碧江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刘芳流转了40亩土地发展水稻产业,每年收入20余万元。
过去,瓦屋乡水稻只产一季,每年收割结束后,村民们就出外打工了。
为持续推动农户增收,碧江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为指导、以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低洼田、撂荒田,发展稻油轮作、冷凉蔬菜、稻鸭综合种养,实现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每年10月水稻收割以后,刘芳便会着手油菜种植,待油菜花开,连片的花海吸引大量游客,让刘芳自己家改造的民宿生意火爆。“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确保粮食稳定增收,还带来了人流量。”刘芳感叹。
“稻油轮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稻+渔”“瓜菜轮作”等生产模式,在全省大范围推广。去年起,“一地生多金、多生金”的试验就频频传来好消息:“这是遵义地区籽粒玉米产量首次突破1000公斤,为有史以来黔北地区最高产量,也是全省目前最高产量!”去年秋季,面对超过目标产量的测产结果,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农推科科长、市创新创业行动粮油团总团长杜玉婕在现场很激动。同一时间,黔西南传来好消息,百亩方水稻高产示范平均亩产981.83公斤,其中最高田块样本点折合亩产达1174.16公斤,创贵州水稻单产新纪录……目前,我省还在继续激励近万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粮油生产基础性示范服务和“揭榜挂帅”,将水稻“两增一调”、玉米“一增五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高产高效技术源源不断地送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
今年,我省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料、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确保多种种植模式“有地可依”,为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保驾护航。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力争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
“巴掌田”变“高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
“为保障粮油作为大面积单产提升,高标准农田的大面积建成必不可少。”2023年,贵州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近200万亩,完成率109.2%。近日,由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等6部门组成的调研指导组,正在全省各地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开展调研。
调研组走进盘州市保田镇五棚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让机械化插秧成为常态。去年底,保田镇完成了5.9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老百姓的“巴掌地”终于连散成片,还修建了机耕道、灌溉水渠和排洪设施,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盘州市保田镇五棚村种植大户侯引顶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田全是小路,已经有十多年没种水稻了。现在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路、水全部整好了,我今年种红米省时省力产量高,农机直接开进田地作业,一亩地的收益近5000元。”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完善,老百姓的土地有了质的提升,但是质量监督工作却没有结束。经过仔细走访核查,调研指导组现场指出了部分农田平整度不够、排水系统不够通畅等问题,并立即召开反馈会,指导当地因地制宜进行整改。
“费时费力建好的高标准农田,一定要让农民放心、受益。”省农业农村厅农田管理处处长王雄说。
为了建好农民的放心田,贵州一直在深化改革中探索前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粮油生产提升“六大工程”的首位工程部署推进。探索创新出了“635”工作机制——开展“六方会审”,做优项目规划设计;推行“三方共建”,强化项目监督管理;聚焦“五个重点”,压实县级主体责任。
“635”工作机制得到省外农业农村系统的点赞学习,充分发挥了农民在农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深度参与项目设计、建设、验收、管护各环节,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高标准建、高标准管、高标准用。经统计,去年群众对项目的满意度达到98.8%。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广袤的田野间,我省深化农村改革各项举措正全面发力,有效激活资源要素,有力激发出农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