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里镇垄上良种繁育基地的六千余亩大豆喜获丰收。
10月12日,在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垄上良种繁育基地,6000余亩大豆喜获丰收,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当天,泊里镇以“聚合力展新功促共富”为主题,在基地举办党建引领“六位一体”共富新模式现场推进会。
今年以来,泊里镇聚焦土地这一农业生产核心要素,创新实施党建引领“镇属平台+银行机构+保险公司+种植公司+村集体+村民”的“六位一体”共富新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全力破解“地谁来种”“钱哪里来”“如何共富”的难题。
>>破解“地谁来种”<<
土地规模化托管
惠企利民促双赢
“拆迁后原来村子的地可不能一直荒着啊。”“俺家那块地咋没人租啊。”这是泊里镇多数拆迁村民的“担忧”和“烦恼”。
近年来,由于泊里镇开发建设的步伐加快,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离开土地,选择外出打工,导致部分耕地得不到充分利用。针对拆迁、劳动力缺失等因素导致的耕地闲置、土地碎片化、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泊里镇充分发挥党建“牵引力”,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自愿”原则,通过“种植公司+村集体+村民”有机结合,让有条件的村级党组织牵头推进闲散土地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土地规模化托管“新模式”,通过开展委托代管、集约化整合等方式提升耕地的使用效率。
为了更加充分地整合、利用全镇土地资源,泊里镇通过开展耕地清理整治行动,实施土地确权、减垄平田等措施,整合沟渠、田间地头等“细碎地”,使全镇农田有效面积增加1200亩,较整治前增加11%,目前,泊里镇全域整治整并耕地达1.5万亩。
泊里镇还牵头组建土地托管联盟,引入垄上农业、青泰种业等农业种植企业,由村集体作为“代理人”,组织村民将土地集中托管给农业企业,既降低了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又为农民增加了土地流转收入,并解除了“地由谁来种”的担忧。
>>破解“钱哪里来”<<
开展市场化运作
实现多元化增收
“土地集中托管后,村民每年除了有900元/亩的兜底收益外,还可额外获得每亩土地经营利润10%的分红;此外,村集体可获取每亩土地经营利润的5%作为服务分红,同时获取整治耕地增加面积的托管收益,全镇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06万元。”泊里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郭宗刚介绍说,通过这一模式,可帮助村民和村集体实现多元化增收,从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记者了解到,泊里镇通过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采用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镇属平台泊里城建联合中国农业银行,为垄上农业融资280万元,建成6000亩大豆育种、扩繁示范基地,帮助垄上农业年营收达580万余元、同比增长53.2%。助力青泰种业打造300亩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培育出亩产可达1500斤的小麦新品种“山农28号”,成为新区小麦统一供种品种之一。盘活设施和人力资源,推动垄上农业收购已托管土地村民农用机械62台,吸纳27名搬迁村民组建机械服务队,机械化种收作业率达100%,每年节省生产经营投入200万元左右,亩均经营成本下降30%,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年增收3.5万元以上。引进B2B头部企业大龙网,建设品牌创意、贸易供应链等6大中心,培育高油酸大豆、大豆都市休闲食品等品牌,打造全市首家乡村振兴数字贸易品创园,入驻企业56家,今年以来的贸易额已达2700万元。
同时,该镇还引入商业性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补充,垄上农业与国寿财险达成合作,购买32.4万元大豆、玉米产量价格保险,当实际产量低于目标产量时,保险机构赔付产量不足部分收益,兜底保障村集体和村民收益。
>>破解“如何共富”<<
发挥组织“向心力”
激发振兴“源动力”
泊里镇以组织赋能破解“如何共富”难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发展合力,带领村集体和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在组织动员阶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完成闲散土地资源整合,以点带面推动土地托管工作应托尽托。在合作种植企业选择阶段,镇党委指导村级党组织与国有企业党组织“搭班子”成立项目考察组,确保合作企业稳定可靠。在构建资金链过程中,充分发挥镇属平台优势作用,通过设立资金监管账户,以土地保底收益和按效益分红的方式保障村民收入,从而实现增收。同时,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精准引进垄上、青泰、大龙网等涉农龙头企业,建成青岛市首家乡村振兴数字贸易品创园,逐步构建起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场景,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今年以来,泊里镇以土地托管为抓手、以联农带农为目标、以收益共享为导向,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六位一体’共富新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全镇累计托管土地1万余亩,惠及村民6320余户,年带动村民增收360余万元。”泊里镇党委书记樊永亭介绍说,下一步,泊里镇将持续搭建多元主体合作平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强做优高效农业、集约农业、品牌农业,深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为新区全域全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贡献泊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