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西省安远县在巩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该县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拓展不动产登记服务新路径,为林权登记工作开辟“快车道”,让企业与群众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持久、安全感更有保障。
延伸服务触角,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该县通过组织培训、完善硬件、配备专网的方式,将登记窗口延伸至全县18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乡镇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审核、乡镇发证的登记模式。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可以完全承接林权类转移登记(继承、直系亲属赠与)、变更登记、换补证等无需林业部门审核的登记业务,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办证体验,有效缩短办理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的时间与距离,让群众真真切切体验到“家门口”的服务,极大节约办事群众的时间成本,成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县林权登记窗口延伸以来,目前已累计办理林权类登记业务328宗。
多端协同联动,精心打造“一窗办”窗口。该县强化自然资源与林业部门联动,与林业部门共同打造林权“一窗办”窗口。在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林权专窗”,将林权类首次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更正登记、抵押登记业务整合至“林权专窗”统一受理。该县首先统一材料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公示办事指南,实现林权登记只进一个窗口、只交一套材料、只跑一次;其次完善工作流程,实行“一窗受理、串联办理”,林权登记受理后,实行林业主管部门先行审核、数据审批即审即传,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随后办理登记的工作流程;此外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现有的林业系统和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一窗”专线模式,使用信息查询,文件共享的方式,不动产登记部门提供信息查询端口及文件共享目录将申请人身份证明、林权证、集体林权流转合同等相关材料共享给林业部门,林业部门审核后将林权流转服务申请表共享至不动产登记部门。截至目前林权“一窗办”窗口已办理业务963宗。
秉持为民惠民,深度优化“林权生态圈”。安远县属于林业大县,在林改确权登记发证期间,与全省其他大多数地区一样,因历史原因产生了不少错登、漏登等问题。为积极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林农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减轻林农、林企负担,该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林农、林企在办理林权类登记涉及到的地籍调查采取免收地籍调查费的方式。同时,针对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分析拟定解决思路,提出解决办法,形成“一宗一策”。对于林改期间的底图,全部实现矢量化处理,方便企业、群众查询。目前已为176户群众测量林权面积24812.18亩,免除费用达12.24万元,让办事群众“舒心办事、安心办证”。
推进场村共建,创新推行林权登记“股份制”。安远县作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试点县,紧盯先行试点重点任务,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导向,成功办理了省内首批“场村共建”模式的林地经营权登记业务。该县充分发挥国有林场联营带动作用,探索“国有林场+林农”“国有林+集体林”多元化共建模式,鼓励引导村集体、村民将林地经营权流转给林场,推进场外造林。依托“一窗办”窗口,采用按份共有的方式办理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转移登记业务,进一步提升集体林经营水平,逐步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林农分享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目前,该县发放“场村共建”不动产权证书76本,国有林场与17个自然村开展“场村共建”联营发展,营造林9.27万亩,共建村增收870万元,1.1万名村民增收3600余万元。(江西省安远县不动产登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