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养殖新闻

霉菌毒素阴影下的肉猪养殖与饲料加工应对策略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新农人

  在第13届世界猪业博览会(即李曼养猪大会)这一全球养猪业界的盛会上,众多前沿知识与技术汇聚一堂,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智慧的盛宴。其中,霉菌毒素相关议题作为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对肉猪养殖及饲料加工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广大从业者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和新的思考方向。
  福建丰泽农牧团队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积极参与了本次大会,并深入关注了霉菌毒素议题。他们深知,霉菌毒素对肉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一直致力于探索和研究有效的防控策略。通过大会的交流与学习,福建丰泽农牧团队不仅汲取了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与同行们分享了自己在霉菌毒素防控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李曼养猪大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为福建丰泽农牧等优秀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拓展视野的宝贵机会。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福建丰泽农牧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的精神,为推动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霉菌毒素:养殖行业的潜在威胁
  霉菌毒素是霉菌和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已鉴定出超400种,常见的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类等。丹?哥伦布博士指出,这些毒素一旦被猪摄入,会引发多种毒性作用与不良生理反应,从生长受阻、采食量下降,到肝脏肾脏损伤、繁殖障碍等问题不一而足,严重威胁猪的健康与生产性能(丹?哥伦布博士,《在猪日粮中使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
  不同物种对霉菌毒素耐受性各异,猪尤为敏感,且新断奶猪更易受其害,而年长动物耐受性相对较强。在实际养殖中,部分养殖户曾因未重视仔猪饲料霉菌毒素问题,导致仔猪生长迟缓、腹泻频发,严重影响养殖效益,足见了解猪群对霉菌毒素敏感度差异的重要性。

  霉菌毒素污染现状:不容乐观的全球图景
  2023年帝斯曼世界霉菌毒素调查显示,呕吐毒素(DON)污染率高达100%,黄曲霉毒素(Afla)、玉米赤霉烯酮(ZEN)等污染情况也不容小觑。亚洲地区检测数据表明,多种霉菌毒素污染普遍存在,如在595个样本中,Afla污染样本占比61%、ZEN为41%、DON达17%等,且98%的样本含有10种或更多霉菌毒素及代谢物,凸显了污染的复杂性与严重性(帝斯曼世界霉菌毒素调查,2023)。
  在中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监管严格,不同饲料原料及成品对各类霉菌毒素均有明确限量标准。如玉米、花生粕等原料黄曲霉毒素B1限量≤50ppb,仔猪配合饲料则为10ppb,这要求饲料加工从业者在原料采购与成品检测环节严格把关,确保符合标准,防止超标饲料进入养殖环节。

  应对之策:多管齐下降低风险
  避免饲喂受污染谷物是首要原则,但鉴于污染的广泛性,稀释受污染谷物使其在最终饲料中霉菌毒素水平低于容忍上限也是可行方法,不过这需精准测定谷物及饲料中的毒素含量。有饲料厂通过严格筛选原料供应商,并对每批次谷物进行毒素检测,合理搭配使用不同批次原料,有效控制了饲料中毒素水平。
  物理分离技术可去除污染谷粒,如碾削虽有效但易造成谷物浪费;谷物分选基于粗蛋白的NIR透过率能分类谷物,去除受污染部分。部分先进企业引入智能化谷物分选设备,依据光学原理精准筛选,在保证谷物利用率的同时降低毒素含量,为饲料加工提供更优质原料。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如膨润土、活性炭可吸附黄曲霉毒素,但对其他毒素效果不佳;酵母产品等在缓解霉菌毒素方面展现出一定潜力,如某些酵母细胞壁提取物能吸附多种毒素并调节动物免疫。一些大型养殖场在饲料中添加特定酵母产品后,猪群因霉菌毒素引发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生长性能得以稳定提升。
  喷雾干燥动物血浆(SDAP)可增加饲料摄入量、改善肠道健康与免疫反应,在呕吐毒素污染饲料中对生长性能提升效果显著。在某些实验猪场,喂食含SDAP饲料的猪群在面对霉菌毒素挑战时,采食量下降幅度减小,肠道炎症减轻,生长速度保持相对稳定,为养殖过程中应对霉菌毒素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
  经济考量:权衡利弊寻求最优解
  生长育肥猪实验表明,饲喂含呕吐毒素日粮会使猪体重下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饲料摄入量(ADFI)降低,虽后期可能恢复,但仍影响养殖效益。如含3ppm呕吐毒素日粮饲喂7天后,猪生产性能显著下降,上市时体重减轻,且饲料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养殖户需谨慎权衡使用受污染饲料的经济风险。
  从业者应综合考虑霉菌毒素污染程度、应对策略成本与效益等因素。在饲料加工环节,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与处理技术虽增加成本,但能降低下游养殖损失风险;养殖环节采用有效防控措施,如合理使用添加剂,可减少因猪只健康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霉菌毒素问题在肉猪养殖与饲料加工行业中亟待重视,从业者需依据科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灵活运用上述策略应对挑战,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请点赞、转发并关注我们,以便获取更多养殖与饲料加工领域的专业资讯,共同提升行业水平!

  丹·哥伦布博士:加拿大草原养猪中心的杰出科学家
  丹·哥伦布博士,加拿大草原养猪中心的营养学研究科学家,同时也是萨斯喀彻温大学动物与家禽科学系的兼职教授。他的研究聚焦于健康对营养物质利用和需求的影响、早期生命营养与发育,以及替代饲料和饲养管理的应用,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在学术领域,哥伦布博士成果斐然。他已发表了50多篇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论文,撰写了110篇会议摘要和论文、2个书籍章节以及40篇行业出版物,并进行了超过60次演讲和采访。这些学术贡献不仅深化了人们对养猪营养学的理解,也为行业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除了学术研究,哥伦布博士还积极参与教学与指导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培训机会,已培养了30多位高素质人才。他的教学风格严谨而富有启发性,深受学生好评。
  在业界,哥伦布博士同样享有盛誉。他曾担任加拿大动物科学学会的西部理事,并担任《加拿大动物科学杂志》和《氨基酸》期刊的副主编。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丹·哥伦布博士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深厚的行业影响力和对养猪事业的无限热情,成为了加拿大草原养猪中心的杰出代表,为养猪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总结系基于听课内容整理,分析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福建丰泽农牧陈克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