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养殖新闻

猪场疫病防控新攻略:价值链定量评估法助力产业升级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新农人

  在肉猪养殖这一充满挑战的领域,疫病防控无疑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福建丰泽农牧团队,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不断探索与创新。在第13届世界猪业博览会(即李曼养猪大会)上,他们经过深入探索与交流,成功带回了基于价值链的全新猪场疫病防控技术理念。

  这些前沿技术不仅融合了国际先进的防疫理念,更结合了国内养殖实际,为广大养殖者及饲料加工从业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践指南。福建丰泽农牧团队的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他们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他们致力于推动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通过这份指南,相信众多从业者将能够进一步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为肉猪养殖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防控困境:传统体系的“短板”

  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树博指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虽源于实验室标准,但在猪场实际应用中,其清单式管理弊端渐显。措施缺乏结构化整合,各环节协同不足,如物资进场消毒流程繁杂且缺乏系统关联。在许多猪场,物资进场时的消毒操作仅是简单地按照清单逐一进行,却未考虑不同物资携带病菌的风险差异以及消毒方式的有效性匹配。同时,内审与管理评审程序缺失经济学考量,无法平衡防控成本与效益。猪场在制定防控措施时,往往只是盲目地增加防控手段,而不考虑这些措施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导致成本飙升却效果不佳。为强化防控而盲目扩充清单,却因执行困难陷入困境,急需创新评估与改进策略(李树博,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价值链评估:创新的“破局之剑”

  价值链分析法重塑防控思路,它串联起养殖各环节利益相关者,精准定位投入、生产、销售等关键节点。从饲料原料供应商到兽药生产商,再到养殖设备制造商,以及运输环节的从业者和最终的猪肉销售商,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条。情景树模型则将疫病风险因素具象化,梳理出如病毒气溶胶传播、饲料带毒、人员设备携毒等多路径。

  以某养殖场口蹄疫防控为例,通过对血清抗体监测、存栏免疫、养殖布局等全方位剖析,识别出疫苗失效、消毒漏洞、人员动物流动隐患等风险点。在血清抗体监测中,若发现抗体合格率波动或偏低,可能预示着疫苗免疫效果不佳或存在感染风险;养殖布局不合理可能导致猪只密度过大,增加疾病传播几率;人员和动物的随意流动则可能成为病毒传入的重要途径。这些精准的风险识别为后续的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为精准防控筑牢根基。

  实战应用:口蹄疫防控的“样本”

  在口蹄疫定量风险评估实战中,先明确6个月内感染风险问题,依据监测数据和养殖状况精准识别风险源。该养殖场的血清抗体监测数据显示不同月份的合格率存在差异,这为分析免疫效果和潜在感染风险提供了线索。风险计算显示,感染路径概率各异,其中一条高达0.98%。经与猪场人员研讨,确定关键防控点:确保饲料安全,要对饲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检测,防止饲料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被病毒污染;严控收粪环节,对收粪工人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病毒传播;强化灭鼠与场区消毒,减少鼠类等野生动物携带病毒的风险,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优化外引种猪检测流程,在外引猪进入猪场前,增加检测次数和项目,确保种猪健康。此案例为从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操模板,凸显精准防控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行动指南:迈向高效防控之路

  从业者应摒弃传统粗放模式,引入价值链评估理念,构建结构化防控体系。养殖者要强化日常监测与数据收集,每日观察猪只健康状况,定期检测抗体水平,精准识别风险;饲料加工者保障原料安全,对原料产地进行考察,避免使用来自疫区的原料,优化饲料配方增强猪只免疫力,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农业技术人员助力推广新技术、培训人员提升防控能力,如指导养殖者正确使用疫苗和消毒药品,传授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各方协同,以科学防控提升产业效益,守护猪场健康。

  肉猪养殖同仁们,疫病防控关乎产业兴衰。望大家积极践行新策略,于评论区分享经验。若觉此文实用,请点赞、转发,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养殖前沿资讯,携手共创养猪业美好未来!

  李树博: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杰出专家

  李树博,正高级兽医师,现任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及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他不仅是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还入选了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同时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流行病学专业组委员和辽宁省兽医协会理事。

  李树博在兽医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功底,长期从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制定、农村地区新冠肺炎防控、农业农村项目规划等工作。他主持或参与了多个重要课题,如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跨境疫病项目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李树博还获得国家专利6项,主持或参与编写地方标准14项,发表论文46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科技奖励。

  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面,李树博对非洲猪瘟、口蹄疫、炭疽、布病、禽流感、小反刍兽疫、蓝耳病等突发动物公共卫生事件有着丰富的现场处置经验。他不仅在规模猪场蓝耳病疫苗接种情况、影响因素与田间评价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还积极参与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调研和采样工作,为辽宁省的动物疫病防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树博以其专业的技术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是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杰出代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