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养殖新闻

养猪场空气过滤系统深度剖析:从疫病防控到高效运营

2024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新农人

  在养猪业不断发展变革的进程中,生物安全始终是决定猪场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非洲猪瘟的冲击,促使养猪场在生物安全措施上持续升级,空气过滤系统应运而生并成为众多猪场的重要防线。本文将以第13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李曼养猪大会)的相关研究为依托,深入解读空气过滤猪场的各个关键层面,为养殖从业者提供全面且具深度的参考。

  一、蓝耳病暴发案例深度解析

  某北方正压空气过滤猪场在运营过程中遭遇蓝耳病(PRRS)的严峻挑战。该猪场于2017年12月正式投产,属于一点式正压空气过滤猪场,基础母猪存栏达2500头,生产公猪存栏300头,在疫病防控方面曾取得显著成绩,蓝耳、PED、支原体、传胸双阴,且猪瘟、伪狂犬、口蹄疫抗原阴性,与周边猪场相比,维持了长达223周的蓝耳双阴状态。然而,2022年3月23日的配怀母猪流产事件打破了这份平静,8头母猪流产后,流产物检测显示PRRSV抗原可疑,后续测序确定为HP-PRRSV与NADC30的重组毒株,与周边猪场阳性序列GP5比对,同源性高达99.7%。

  经全方位复盘分析,发现猪场周边环境存在较大隐患。在3公里范围内,存在两个存栏5000头蓝耳不稳定育肥场,这无疑增加了外部感染的风险压力。同时,5公里半径区域内的猪群密度从建场时的76头/急剧增长至356头/,养殖密度的大幅提升使得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显著上升。在生物安全流程方面,虽然人员、车辆等环节基本遵循规定操作,但在关键的3月18-22日期间,尽管拉猪车辆经过60℃、30分钟烘干后入场,但当时恶劣的天气状况(17号阴天大风、18号雨雪天气)可能影响了车辆的实际消毒效果,而且空滤系统暴露出严重问题,如过滤墙出现漏风漏光现象,出风口被封堵,内勤区甚至有鸟类闯入,这些因素相互叠加,最终引发了蓝耳病的暴发。

  二、空气过滤系统全面剖析

  此案例将空气过滤系统的运维重要性凸显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疫情暴发前,该猪场空滤系统缺乏专业专人的精心运营维护,仅仅安装了空气过滤器,却严重忽视了诸如漏风破损巡检、压力异常监测、过滤效率监测等关键环节,而这些环节实则是一个完整且不可或缺的管理体系。例如,2021年9月全场进行过滤器更换时,由于采用第三方施工公司,且在施工过程中未对密闭性进行严格验收,加之滤纸材质从建场时的进口化学纤维材质更换为国产合成纤维材质后,后续未持续跟踪监测,导致诸多问题产生。更换完成后虽使用结构胶封堵,但因结构胶并非耐候胶,热胀冷缩严重,致使最低换气次数降低至6次以下,并且在后续的日常运营中,猪场未及时察觉压力异常情况,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为疫病的入侵埋下了伏笔。

  在深入查找过滤器漏洞时,各车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公猪站漏风漏光34处、破损4处,过滤墙共计540处,损失比率达到7.03%;配怀舍东侧漏风点达50-60处,西侧10-20处,破损11块,整体损失比率较高。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猪场迫切需要构建一套严格规范的过滤器定期检查制度,并且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精准判断。

  在优化过滤器更换环节方面,需要全方位考虑众多因素。运输过程中,要谨慎选择运输车辆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评估,在装货搬运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过滤器损坏,同时对运输全程进行严密监控,确保过滤器安全抵达猪场后进行规范的入场消毒与妥善储存。在生产环节,要对厂家的生产能力进行深度评估,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通过外观抽检等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后方可发货。在验收环节,不仅要进行外观自检,还要开展过滤器初验、荧光粉实验以及周期检查荧光漏点等工作,确保过滤器质量万无一失。

  在优化空滤系统的日常运营维护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外观检查要细致入微,关注过滤器是否存在堵塞、破损、松动、掉落等情况;密封检查要利用专业设备对过滤器及猪舍相关部位进行检测,如对阁楼聚氨酯喷涂部位、鼠洞、入口处换气处理等进行检查,确保无泄漏风险;滤效检测可通过自研平台送检、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检测阻力、效率、风量风速等关键指标;同时,要特别注重猪舍框架连接处以及亚高效过滤器本身结构和安装后的密封性检查,确保整个空气过滤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三、综合防控策略与效益评估

  猪场疫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面措施协同发力。在区域管理上,强化小单元隔断是关键举措。产房应保持独立,确保未感染时单独隔离,并将舍内压力调至30pa以上;公猪舍和测定舍对于感染单间要及时隔离,阻断传播路径,未感染舍同样调至30pa压力;母猪区和育成车间可采用泡沫胶封死进行隔断,大栋舍如育成舍在蓝耳病空气传播风险下,配怀内部管控作用有限时应实施整体隔离,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疫病在猪场内的传播风险。

  从经济角度审视此次疫情,其造成的损失极为惨重。清群与建群后,各项繁殖指标出现断崖式下跌,8个月分娩窝数从原本的4144窝锐减至896窝,年活仔数从49728头大幅降至10752头,直接经济损失估算超过5000万元。但从长远来看,空气过滤系统在疫病防控中的投资回报比依然可观。亚高效过滤器每3年更换一次,初效过滤器每年更换2次,虽然在过滤器更换与运营维护方面存在一定成本,但与疫病暴发所带来的巨额损失相比,其在保障猪场生产稳定、减少疫病损失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能够有效提升猪场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养猪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业者务必深刻汲取本案例的经验教训,全方位强化生物安全意识,精心构建完善的空气过滤系统运维管理体系。将区域管理、经济成本效益分析等要素有机融合,持续提升猪场的综合效益,稳健应对行业内的各种复杂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优势地位,共同推动养猪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为三农领域的繁荣稳定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实用的指导,助力大家在养猪事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也请您点赞、转发本文,让更多的从业者受益!

       董桂伟:环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杰出领航者

  董桂伟,环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农业与畜牧业领域内一位兼具战略眼光与创新精神的杰出领袖。他毕业于知名商学院,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经验,自加入环山集团以来,便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深厚的行业洞察力,引领企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在董桂伟先生的带领下,环山集团秉持“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集饲料生产、养殖服务、食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他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他还倡导循环经济模式,努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董桂伟先生非常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他还倡导企业诚信经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信任。

  作为环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杰出领航者,董桂伟先生以其卓越的领导力、深厚的行业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现代农业与畜牧业领域内不可多得的优秀企业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