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产业的核心地带,母猪的健康与繁殖性能犹如基石,直接左右着猪场的效益与发展。福建丰泽农牧团队在第13届世界养猪大会(李曼养猪大会)深度探寻后,带回母猪养殖的前沿智慧,为从业者呈上实用指南,助力提升专业技能、攻克行业难题。
母猪困境:多因素交织下的繁殖挑战
母猪繁殖之路布满荆棘,疾病、营养失衡、遗传隐患与炎症困扰等问题相互纠缠。据Iowaporkindustrycenter2019年数据,母猪死亡原因呈现多样化态势。其中,不明因素以39%的占比高居榜首,这反映出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以明确界定但却严重影响母猪健康的潜在因素;腿部问题占比达21%,此类问题往往会导致母猪行动不便,影响其采食、活动以及繁殖行为;生殖障碍占15%,这直接对母猪的受孕、妊娠及分娩等关键繁殖环节造成阻碍。这些问题相互叠加,严重侵蚀猪场利润(Iowaporkindustrycenter.2019.Sowmortalityproject#17-224,update3-1-19.www.ipic.iastate.edu)。
从2012-2021年的时间跨度来看,母猪死亡率在7.32%-14%之间大幅波动,这表明母猪健康状况的不稳定性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到2023年,死亡损失仍高达14.73%,且基于会阴评分的母猪脱垂比率在不同评分下差异显著。当会阴评分为Score1时,脱垂比率高达25%,这意味着母猪在该评分下出现脱垂问题的概率极高,严重影响其生殖系统健康和繁殖能力;而当评分达到Score3时,脱垂比率降至1%,这充分显示出会阴评分与母猪脱垂风险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凸显了母猪健康管理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营养路径:精准调控母猪繁殖性能
1.营养分配的关键阶段:经产与后备母猪在不同的生长和繁殖阶段,其生理需求和代谢特点各异,因此各阶段的营养分配需要进行精细规划。以第一胎母猪为例,在维持期,营养的供给主要侧重于维持母猪的基本生命活动和适度的体况,确保其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为后续的繁殖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进入哺乳期,母猪面临着巨大的营养挑战,此时需要全力保障充足且均衡的营养供应。因为在哺乳过程中,母猪不仅要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还要为仔猪提供高质量的乳汁,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如果此阶段营养不足,母猪很容易出现体重过度损耗的情况,这将会牵连后续的繁殖性能。例如,可能会导致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使母猪的繁殖周期紊乱,错过最佳的受孕时机;同时,还可能影响排卵质量,降低卵子的受精率和胚胎的着床率,进而减少产仔数。
在生长期,营养的作用在于促进母猪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培育优质的体况和充足的繁殖潜能。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确保母猪骨骼、肌肉、生殖器官等发育健全,为其未来的繁殖生涯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在繁殖期,营养的重点则聚焦于为胚胎的着床和发育提供稳定且适宜的营养环境。例如,充足的叶酸、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对于胚胎的神经管发育和细胞分裂至关重要,精准的营养调控能够显著提高胚胎的存活率和发育质量。
2.营养与激素的协同网络:营养物质在母猪体内通过多条复杂的路径深度参与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调控,形成一个紧密协同的网络体系。碳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其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利用率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调节作用至关重要。葡萄糖作为能量物质,不仅为细胞活动提供动力,还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间接调节下丘脑-垂体轴的激素释放。例如,当血糖水平稳定时,下丘脑能够接收到适宜的能量信号,从而正常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进而刺激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这些激素对于母猪的发情、排卵等生殖过程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激素合成的关键原料。它们参与合成各种蛋白质类激素和神经递质,在维持母猪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繁殖性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赖氨酸对于促进母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缺乏赖氨酸可能会导致母猪生长缓慢、发情异常等问题。
脂质代谢产物同样在激素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胆固醇是类固醇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等)的重要前体物质,其在体内的代谢平衡对于维持母猪正常的生殖激素水平至关重要。此外,如胆碱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可优化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不仅在血糖调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还能通过与其他激素的协同作用,保障繁殖激素LH/FSH、PRL等的有序合成与释放。例如,在妊娠期间,胰岛素能够促进母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利用,同时调节孕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维持母猪正常的妊娠进程和乳腺发育,确保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汁的分泌准备。
炎症危害:母猪健康与繁殖的隐形杀手
1.炎症引发的生理连锁反应:当母猪遭受损伤、感染或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会迅速启动炎症反应机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连锁反应。首先,凝血机制被激活,这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旨在防止病原体通过血液扩散,但过度的凝血反应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与此同时,血流量急剧增加,大量的血液涌向炎症部位,为免疫细胞的运输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提供保障。
随着炎症的发展,毛细血管通透性攀升,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变得疏松,使得血浆蛋白和免疫细胞能够更容易地渗出血管,进入炎症组织。吞噬细胞在化学信号的引导下,迅速向炎症部位聚集。其中,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发生后的30-60分钟内即可快速抵达现场,它们能够吞噬和杀灭病原体,是炎症早期的主要防御力量。随后,在5-6小时左右,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也会相继聚集。巨噬细胞不仅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炎症反应的进程;淋巴细胞则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以及受损的自身细胞。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介质如IL1、IL2、IL6、TNFα、COX等大量释放。这些炎症介质如同信号分子,在机体内传递着炎症信息,触发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急性期蛋白在炎症反应中具有多种功能,一方面可以结合病原体,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另一方面,它们会引发营养重分配,使机体优先保障免疫系统的能量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母猪的采食量往往会下降,因为机体将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调配给了免疫系统,这导致母猪体况逐渐受损,影响其繁殖性能和整体健康状况。特别是生殖道炎症,由于其直接涉及生殖器官,会对胚胎着床、胎儿发育等关键繁殖环节造成严重威胁,增加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2.炎症对繁殖性能的深度侵蚀:生殖道炎症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多方面的深度侵蚀作用。在受精阶段,炎症可能会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过程。例如,炎症引起的生殖道微环境改变,如酸碱度失衡、黏液性状异常等,可能会影响精子的活力、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降低卵子的受精率。即使受精成功,炎症在胚胎着床过程中也可能成为阻碍因素。炎症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免疫细胞异常激活等情况,会使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不利于胚胎的着床和早期发育,增加胚胎丢失的风险。
研究显示,卵母细胞的年龄对受精率和产仔数有着显著影响。随着卵母细胞的老化,其质量和受精能力逐渐下降,这可能与细胞内的代谢变化、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授精排卵间隔的异常同样会对胚胎活力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授精时间与排卵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导致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的胚胎发育异常,降低胚胎的存活率和发育潜能。
在分娩阶段,催乳素与黄体酮浓度的平衡对于初产母猪的初乳产量至关重要。当分娩时催乳素(PRL)和黄体酮浓度失衡时,初产母猪的初乳产量会受到明显削减。例如,与低PRL/P4母猪相比,高PRL/P4母猪的初乳产量更高(4.11vs3.48kg,P<0.05),这表明激素平衡在乳汁分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初乳对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低初乳产量会导致仔猪在出生后缺乏足够的营养和免疫保护,影响其存活和早期生长。此外,低出生体重仔猪(<1.13kg)与多仔窝(>15头)仔猪的免疫功能往往受到抑制。低出生体重仔猪由于在母体内发育不完全,其免疫系统发育也相对滞后;多仔窝仔猪则可能因为在子宫内营养竞争激烈,导致免疫细胞生成不足。这些因素都会严重阻碍仔猪的存活与生长,进而拉低母猪的繁殖效益,影响猪场的整体生产成绩。
应对策略:全方位提升母猪养殖效益
1.精准营养管理方案:依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和需求,精准定制营养配方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关键。在哺乳期,母猪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需求达到高峰。能量方面,可适当增加玉米、油脂等高能饲料原料的比例,但要注意防止能量过高导致母猪肥胖。蛋白质来源应注重品质,优质鱼粉、豆粕等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原料是理想选择,它们能够满足母猪乳汁合成对蛋白质的大量需求。例如,在一些成功的养殖案例中,通过在哺乳期饲料中添加10%-15%的优质鱼粉,显著提高了母猪乳汁的蛋白质含量,促进了仔猪的生长。
氨基酸的平衡供应尤为重要,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应根据母猪的体重、产仔数等因素进行精确调整。同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营养素,能够增强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细胞的损伤,降低炎症发生的风险。在妊娠期,营养方案需依胚胎发育阶段动态调整。妊娠前期,应适当控制能量摄入,防止母猪过肥,影响胚胎着床和早期发育。可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如苜蓿草粉等,既能提供一定的营养,又能增加饱腹感。
妊娠中后期,随着胎儿的快速生长,需适度增加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同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保障胎儿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正常发育。例如,某大型猪场在优化营养方案后,根据母猪不同妊娠阶段调整饲料配方,母猪的断奶至发情间隔平均缩短了2天,窝均产仔数增加了1.5头,显著提升了繁殖效益。
2.炎症防控综合措施:强化生物安全防控是预防母猪炎症的首要防线。严格人员、车辆、物资的消毒检疫程序至关重要。人员进入猪场前应更换工作服、鞋套,经过彻底的淋浴消毒;车辆需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和烘干,特别是轮胎、底盘等部位;物资应进行熏蒸消毒或紫外线照射处理,确保无病原体带入猪场。例如,一些先进的猪场采用了智能化的车辆洗消中心,通过高压喷雾、高温烘干等技术手段,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有效降低了外来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优化养殖环境也是降低炎症发生的关键环节。合理调控猪舍的温湿度,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加强防寒保暖,避免母猪因温度应激引发炎症。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排出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维持空气清新,减少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同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母猪过于拥挤,减少因相互挤压、争斗等造成的损伤和应激。
在炎症防控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抗炎制剂是重要手段。当母猪出现炎症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诊断,精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确保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产生耐药性。同时,添加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有助于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例如,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进而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的风险,全方位守护母猪的健康与繁殖力。
养猪同仁们,母猪养殖是一场精细且持久的战役。望大家汲取这些宝贵经验,积极实践应用,于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成果。若觉此文实用,请点赞、转发,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养殖智慧,携手提升猪场效益、推动行业前行!
马克·威尔逊:畜牧业独立顾问与养猪业专家
马克·威尔逊,畜牧业独立顾问,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养猪业领域内享有盛誉。作为独立顾问,他为众多养猪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养殖管理,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威尔逊先生毕业于知名农业院校,拥有动物科学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他长期致力于畜牧业的研究与实践,对猪只的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疾病防控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善于将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技术手段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提升了猪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
除了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威尔逊先生还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合作,关注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他定期参加国内外畜牧业展会和研讨会,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养猪业的发展之道,为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综上所述,马克·威尔逊作为畜牧业独立顾问和养猪业专家,凭借其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在养猪业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养猪业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免责声明:本内容是基于在论坛上的讲课内容总结分享而来,若存在差错,还望多多包涵。如有侵权部分,请联系删除——福建丰泽农牧陈克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