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师寨镇的田间,不时能看到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地头忙碌着,这是师寨镇正在组织28个村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对“三沟”(田边沟、路边沟、村边沟)“五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进行清淤、修复。
“现在农田基础设施建得越来越好了,浇水自家地头有出水口,施肥机械进地也很方便,打药有飞防,种地越来越省劲了。现在又把周边的道路、沟渠提升整治了,群众心里更敞亮了。”看着沟渠通畅后,师寨镇农民师建国激动地说。
无独有偶,在平原示范区桥北乡高标准农田内数辆挖掘机械正在清理沟渠的淤泥、杂草,在场的所有人一个个都是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据了解,平原示范区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实施“三通一规范”、乡村及田间道路整治、国土绿化、配套电网、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和农田建设数字化为主要内容,在全域开展农村水网、路网、林网、电网、数网综合治理,推进乡村旧貌换新颜。
“乡村建设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长远发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事关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作为中原农谷核心区建设标准和整治标准更要突出实用、高效。示范区将持续开展‘三沟’整治、‘五渠’疏浚、‘五网’融合,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平原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陈剑虹说。
加强组织领导,铆足劲头强发力。平原示范区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构建“1+5+5”区级工作体系,专班推进,精干力量下沉一线,细化做好服务指导。建立“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乡镇分包责任制,建设工作台账化、清单化推进。实行“日调度、周讲评”,强化日常督导,确保建设工作提速提质。
整合涉农资金,补齐设施巧借力。根据乡镇、村实际建设需求,平原示范区统筹涉农项目,突出项目建设的实用性和倾向性。学习推广“七个一点”投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聚力增效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田建设。截至目前,投入财政资金15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35万元。
党旗在一线,干群同心齐用力。平原示范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结对帮扶,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动投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干群同心同向同力,掀起“部门联动、村村行动,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热潮。
截至目前,平原示范区已完成沟渠疏浚5.29万米,沟渠开挖1000米,沟渠整治650米,电线敷设2200米。据介绍,下一步,平原示范区将持续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田灌排条件和生态环境,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