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犁翻地、机器抛肥……突泉县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当起了“田保姆”,如今,“我种地,你收粮”这一新兴的“土地托管”模式正在突泉县悄然崛起,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
人勤春来早,走进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甜菜育苗棚内,甜菜苗长势良好,合作社社员周金玉正忙着查看甜菜长势,再过半个月这些甜菜苗将被移栽大田。
周金玉把所有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在他看来,这样托管土地很划算,帮助破解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又耽误赚钱”的难题。
“家里的耕地都托管给了合作社,他们负责种地,我只管收钱。我还在合作社谋了份拖拉机手的营生,多了一份收入。”周金玉乐呵呵地解释道。
在周金玉看来,这样托管土地很划算,近年来,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探索托管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售一条龙服务。
2009年,合作社经理高国艳率先带领21户农户创办了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看到村民们种地机械化程度不高,单打独斗无法形成规模,增收不明显,高国艳从2016年起开始探索土地托管模式,把农户的耕地集中起来,发挥合作社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不断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尝到了土地托管带来的“甜头”后,平原村及周边村屯的村民们纷纷要求将农田耕种全环节全部交给合作社负责。2025年,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200余户,预计托管土地面积达2.2万亩。
合作社探索实施单环节托管、半托管和全托管三种土地托管合作方式,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小农户”模式,有效破解了因技术和设备限制对农业生产成效的制约瓶颈。依托合作企业雄厚技术支持和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形成全产业链共八个环节服务模式,包括代购农资、提供整地、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巡田、叶柄检测、收获、销售等服务。
“通过我们合作社统一耕种,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种植技术不到位的问题,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和计划工作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能以最少的用药次数控制病毒草害,切实保障农副产品安全绿色发展,逐步构建整村推进、规模连片托管。”高国艳介绍说。
近年来,在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突泉县鼓励村集体将农户手中细碎、零散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或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主导,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统筹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涉农项目,大力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服务队+农户”模式,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经营,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强服务、提产量、增收益。
据了解,2025年突泉县还将不断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全县9个乡镇,选取12个村作为试点,实行“整村推进,全程托管”模式,推进区域性农业生产社会化综合性服务建设。截至目前,试点村累计签订托管合同1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