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种植,保苗是大问题,保苗的关键是整地,深耕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是整好地的重中之重。”4月2日,原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谷子栽培岗位专家、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郭二虎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定昌镇的田间地头面对长治市各县区的种植大户,就谷子的春耕备耕、保墒整地、苗期草害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节点,打开了话匣子。
这场开在田间的“防春旱备春耕”技术培训现场会由长治市农业农村局与山西农业大学紧密协作筹备,同时联合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及山西省现代农业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举办,目的是推进山西省谷子种植大市长治市的谷子春季备耕抗旱保苗工作,同时为今年山西谷子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谷子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开好头、起好步。
这一现场培训会专家队伍阵容强大,国家谷子高粱体系岗位专家、沁县谷子单产提升项目首席研究员张艾英,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东旭等10余名农业科研人员到会并进行了现场指导和交流。
“我们会尽全力将掌握的技术和成果服务于长治、服务于沁县,做到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再把科研中好的成果切实落地。”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西省现代农业谷子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原向阳从有机旱作、大面积单产提升及谷子全程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与培训。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沁州黄谷子有机旱作集成示范基地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谷子覆膜播种机、谷子除草耙耢整地机、一免五增播种机、高架式喷药机、中耕锄草机和植保无人机等农机具的作业过程,让种植大户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震撼场面。
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谷子则是山西杂粮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一头连着国家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的增产增收,谷子大面积单产提升则成为山西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措施之一。
据介绍,山西当前冬春连旱形势严峻,土壤墒情较差,特别是春季旋耕后跑墒严重,耕后耙耢保墒显得尤为重要,及时耙耢镇压保墒技术的应用成为确保谷子播种效果的关键,同时播前整地又是减轻苗期草害的有效措施。原向阳团队创新的适期早春播、抗旱播种等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不仅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为谷子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通过聆听专家讲解和实地观看,与会的种植大户纷纷表示对有机旱作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农业农村部门的负责同志则表示,这次田间培训非常有效,可为提高今年的粮食产量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
山西沁县是全国四大名米“沁州黄”的故乡,近年来,该县立足生态优势,依托山西农大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在规模化种植上实现突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近6万亩,成为山西省谷子产业核心区;在产量提升上实现突破,推广应用抗旱保墒技术,实现亩均增产15%;在品牌建设上实现突破,倾力打造“沁州黄”生态品牌,实现从卖原粮到卖精品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