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地面塌陷调查:工程抽排地下水等为诱因
发表于:2012-03-11 09:25
红网长沙3月6日讯 3月6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公布了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首份地质调查报告。该报告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成因,并对下一步的治理提出了建议。新航热线
2月22日,接到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正出现地面塌陷的灾情报告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立即派技术人员赴现场展开了调查工作。
此后,在初步完成野外调查工作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征求了专家意见。
本次调查发现,岳家桥镇地区地面塌陷变形区面积约7.5km2,2008年以来塌陷变形有315处,其中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7日的塌陷变形216处,特别是今年2月14日-16日就发生地面塌陷27处。据不完全统计,315处地面塌陷变形分布在岳家桥镇岳家桥村、大泉村、黄板桥村、枫树山村、石牛坝村、洗澡坪村、同光村等七个村,其中岳家桥村分布最多(约占三分之二)。
调查统计,此次塌陷为特大型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造成210亩水田、27280m2房屋破损和6处水利设施、2处通讯设施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3300余万元。塌陷坑还造成区内唯一的一条泉交河支流断流,严重影响下游大面积良田灌溉用水,间接经济损失估计在1亿元以上,无人员伤亡。
重要原因:特有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塌陷变形区位于南北两侧高南中间低的低丘岗宽谷地貌的沟谷中,泉交河及其支流河床和两岸一级阶地。地处地下水排泄区,泉交河面又是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水交替强烈。同时第四系松散土层厚度薄(小于6m),下伏二叠系茅口组灰岩浅部岩溶非常发育。这些特有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是区内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重要原因。
重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和近期持续降雨
岩溶地面塌陷理论和以往的经验表明:当岩溶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显著降低时,岩溶地面塌陷就存在频发多发的可能。
据调查发现,岳家桥镇区内干枯的民井、引起泉交河支流断流的塌陷坑均未能见到地下水位,表明该区内地下水位已显著降低。而要造成7.5km2范围的地下水位显著降低,甚至低于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仅有干旱影响而没有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是难以形成的。经过调查,该镇区内及周边约10公里范围内有多口地下水井、多家水泥灰岩矿和十几家煤矿。尽管这次调查的部分矿山抽排水量动态与地面塌陷动态无明显对应关系,但这些人类工程活动大量抽排地下水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明显降低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人类工程活动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地面塌陷区地下水位降低、影响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查明。
另据调查资料,2011年9月至11月,岳家桥镇区域长时间干旱,进入12月后,该地区持续降雨,塌陷变形逐渐增多。尤其是2012年2月6日至7日降雨加大,滞后6-7天后的2月14日至16日,地面塌陷达到高峰,地面塌陷的发生与近期持续降雨呈明显的正比、略滞后的关系。由此可见,长时间干旱,一定程度上造成地下水位降低,第四系土层干裂而透水性增强,持续的降雨造成大量雨水渗入地下,潜蚀作用增强,与溶洞溶隙接触部位的土粒被逐渐带入溶洞而引起地面塌陷变形。
须尽快实施详细勘查
报告显示,目前,形成岩溶塌陷的水文地质条件没有变化,诱发地面塌陷的人类工程活动和持续降雨因素仍然存在并有加剧趋势,地下水位也未恢复。随着雨季降雨时间增长、强度加大,潜蚀作用将继续增强,地面塌陷也将会继续发生。尤其是在发生有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时,地面塌陷将可能加速发生。
针对这这一情况,报告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继续做好应急处置。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布置,迅速开展塌陷坑回填、搬迁避让以及群测群防工作。二是启动专业监测工程。尽快布设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监测网、地下水位观测网,开展专业监测工作。三是尽快实施勘查工程。实施详细勘查,查明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与该地区塌陷变形的关系,提出应对措施。四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按照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要求,立即着手项目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早日立项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