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乡村旅游 > 乡村风情

彩架村:走“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路

2022年06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5月23日,广西日报全媒体专题报道组驱车一路翻山越岭,来到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这是一个狭长的小盆地,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一条小河穿流而过,周边山高林密。

  当年龙州起义后,红八军第一纵队决定北上右江地区与红七军会师。1930年4月29日,在彩架村(当时称“彩村”)遭到国民党桂军驻百色警备旅围堵,在付出伤亡、走散300余人的代价后成功突围。

  之后,余部300多人转战千里,最终于当年10月在凌云县讲肥村岗里屯(今乐业县上岗村)与红七军胜利会师。

  “红军严明的纪律、不畏牺牲的精神,给彩架村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播下了革命火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康说。彩村突围战,成为当地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动力。62岁的张保锐1978年入伍,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他的儿子后来也参军入伍。张保锐说:“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保卫好。”

  革命年代,为生存突围;和平年代,为美好生活突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凌云县在彩架村修建的弄福公路被称为“人间奇迹”。记者在现场看到,12道回头弯在山间盘旋而上,路上、路下都是悬崖峭壁。据统计,弄福公路打通了3个隧道,填平了1个深洞,开挖土石方、砌石填方超过200万立方米。“全线有11处绝壁,都是一钎一锤凿开的。”村委会副主任劳启明说。

  弄福公路的修通打开了山门,彩架村实现了落后闭塞生产生活环境的“第二次突围”。村民们走出大山,生活越过越好。借着县里实施“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的东风,彩架村开展道路硬化、墙体绘画、种树栽花、房屋改造,不断美化村容村貌。村民张海进说:“以前是茅草房,现在都是楼房;以前烧柴火,现在都用煤气和电了。”

  走在彩架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茂盛的桑树。昔日血染的战场,如今已成为致富的桑园。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彩架村群众发起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第三次突围”——发展桑蚕产业。目前,全村618户中有413户养蚕,桑园面积4800多亩,养蚕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碰到正忙着采摘桑叶的村民张桂成。她告诉记者:“今年的头批蚕卖了2000多元,一年能养8批。”村里整合资金,建起了集中蚕房,实现了人蚕分离,提高了蚕茧产量质量,还改善了人居环境。

  村里还正在规划复原当年突围战的战场。驻村第一书记黄中清说,要弘扬红八军突围战的精神,将彩架村建成集红色革命教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家体验于一体的田园旅游乡村,走“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