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发展养殖产业,但是咱当时手里没钱,在这紧急关头,镇上、村上的干部得知我家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信用社工作人员上门讲解政策,了解到发展产业可以办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当天,就帮我办了申请手续,两天后2万元的资金就批了下来,真是‘雪中送炭’啊!”靳联社激动地说,“在我发展产业过程中,小额信贷真的帮了我大忙,为我解决了资金困难,拓宽了致富道路。有了这项政策,我以后再扩大产业规模,真的不是问题了。”
靳联社是陕西省武功县大庄镇大东村二组村民,今年51岁的他患有慢性病,家中还有两个儿子,没有一技傍身的老靳只能靠打零工补贴家用,生活压力极为巨大。随着脱贫人口小额贷款政策的落实,靳联社凭借自身的努力,不断改善着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他购买了几只羊羔发展养殖业,经过两年的养殖繁殖,现在他养羊已达40头,通过自繁自养加销售羊奶的模式,也让他的收入相比过去提升了十几倍。好日子让他喜不胜收,小额信贷好政策让他感谢万分。
近年来,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武功县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助力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应贷尽贷,按需放贷”原则,依托“小业务”实现“大规模”,通过“小信贷”发挥“大作用”,努力培育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全力擦亮乡村全面振兴新底色。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带来好处的远非靳联社一户。相距十几公里外的武功县游凤镇渠子村刘佐文、张双莹夫妇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妻子张双莹利用闲置庄园建起养殖场,自繁自育,养了上百头猪。
“家里三个娃要上学,经济越发紧张,自己开始养猪,但是市场不了解、饲料贵、风险大,还好有政府指导和政策支持。”无担保、无抵押、政府贴息、放款快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让刘佐文夫妇的心里有了谱,随即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买了饲料、搅拌机。“后面还有些空闲地,计划再扩大规模。”张双莹爽朗地笑着说。
武功县非常重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聚焦乡村全面振兴,该县始终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驱动脱贫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围绕省市考核“新增贷款总量、新增获贷率、户均贷款余额、逾期率”4项指标,坚持“一周一通报”的方式,狠抓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特别是5月份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快放贷节奏,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排名情况,对排名靠前的镇(街道)全县发喜报鼓励,全县很快掀起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热潮。仅5月上半月,全县就新增贷款595笔2685万元,新增贷款量、获贷率等指标排名于全市前列。同时,强化贷后监管,坚持镇村每月入户排查一次贷款用途,县上每季度抽查一次贷后监管工作,有效预防贷款风险。近一年来,该县持续保持了“零逾期”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按时还”的良好循环。
武功县加大力度宣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立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该县组织全县镇村干部、承贷金融机构上门入户,“一对一”“人盯人”开展覆盖式宣传,“面对面”“手把手”开展入脑式讲解,真正使群众明白知晓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申请条件、放贷程序及资金用途。同时,动员县镇村扶贫干部,深入家庭院落和田间地头,现场摸排脱贫群众贷款需求,当天登记汇总,当夜反馈承贷银行,催促承贷银行及时启动放款程序,保证了贷款政策的快速落地见效。
武功县积极优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程序。为优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申报程序,该县加快实现了由过去的镇村初审、县金融办和乡村振兴局复审、承贷银行审批,简化为现在的镇村联合审核、承贷银行直接审批放贷;由过去的脱贫群众自行“跑贷款”,转化为现在的镇(街道)代理跑路“集中办”;由过去的承贷银行坐等放贷,变化为现在的主动上门现场办理,使贷款时间由以往的7-15天,压缩为3天内,实现了脱贫群众跑短路、少跑路,直至不跑路,就能获得贷款的贴心服务。
“我们压实责任、广度宣传、优化程序,确保有资金需求、符合政策的脱贫群众均能及时获得小额信贷扶持,基本形成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得到、用得好、收得回、可持续’的金融精准帮扶新局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有发展需求、有贷款意愿、有还款能力的脱贫人口提供小额信贷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潜力和动力,‘贷’动群众幸福新生活。”武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旭说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武功县已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5869笔1.836758亿元;其中2022年新增贷款710笔3215万元;贷款余额3125笔9464.49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着实解决了脱贫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困难,实现用金融活水浇灌传统产业,用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更促进了传统和新兴产业的统筹发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致富增收成效更加持续,真正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注入了内生动力,“贷”动了乡村振兴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