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养殖新闻

皖北,迎来肉牛产业发展难得机遇

2023年05月17日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眼下正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好时机,皖北肉牛产业也有了新布局。5月初,记者对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灵璧县等肉牛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走访调研,倾听了相关负责人和养殖企业的心声。

  路径清晰信心足

  安徽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畜牧业大省,近年来,积极建设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产业,打造农业强省。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随即,《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实施意见》发布,其中重点强调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大托管”服务改革,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落实到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上来,加快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3月底,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赴宿州市、淮北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明确了方向。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肉牛产业已成为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牛肉是我国肉食品消费的重要来源,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粮食转化增值,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业整体效益,改善食品消费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畜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安徽省宿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人说,发展方向明确,结合皖北资源、区域、政策等优势,发展肉牛产业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肉牛产业发展需求劲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扩大牛羊产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加大品种改良和对养殖小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肉牛优势区域建设,提高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促进肉牛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调研发现,驱动皖北肉牛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的需要。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需要。皖北有大量的秸秆以及青绿饲料,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022年,灵璧县农作物秸秆量达到208.52万吨,秸秆饲料转化率为25.3%,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52.2万吨,为13万头肉牛提供了丰富的秸秆饲料(含外销)。发展肉牛产业是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举措。

  ——提高养牛水平,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需要。全面发展肉牛产业可以通过应用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肉牛养殖业的水平,把肉牛养殖产业作为皖北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对拓宽就业渠道,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发展肉牛产业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玉米、豆类、小麦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饲草料资源,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升项目区内肉牛产业链中种、养、加、贸等相关行业水平,提高畜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实现畜产品的大幅度增值。

  ——培植新增财源,增加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需要。龙头企业利用“大托管”模式和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一条龙服务,以龙头带动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利用合作社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引导、带动、激励本地区农村闲置劳动力和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农民种植、养殖增加收入,且有效利用了粮食秸秆等中间产物,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此外,还可带动种植业、加工业、交通运输、餐饮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控制优质牛源,实现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资源整合,扩大产能。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与东北、内蒙古等地联合发展,借助区域优势有效衔接南北方牛肉需求,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同时,加快提升肉牛养殖出栏能力,是肉牛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环节。建立肉牛育肥养殖基地不仅可以确保自己的优质牛源供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地应对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化,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肉牛产业发展前景好

  目前,肉牛养殖是政府大力提倡、扶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增加了对“秸秆养牛”等畜牧养殖项目的资金和物质投入,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调整“粮、经、饲”三元产业结构,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泗县绿地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玉成回忆,在去年安徽肉牛项目推进座谈会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表示,发展肉牛产业,安徽有愿景、有规划、有优势、有基础。作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拥有黄牛改良的成功实践经验,在饲草料生产供应、种质资源保护、技术人才储备、产业发展基础等多方面优势明显。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近年来世界各地对牛肉及各类副产品深加工的消费需求逐步上升,特别是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增长快速。宿州市泗县共福园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石补充说,现在旅游、餐饮、住宿等各行业经历过疫情之后将进一步促进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为牛肉及其产品的深加工提供发展机遇,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大型肉牛养殖基地场建设势在必行。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灵璧县众邦养牛合作社负责人李光明告诉记者,现在发展肉牛前景可见,也正在延长自己的产业链,下半年屠宰场要投入使用。同时,要做食品深加工和多品种牛综合观光园。他对今后肉牛发展信心十足。

  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推动,灵璧县肉牛养殖的规模、档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年底,全县肉牛存栏4.17万头,全年出栏肉牛3.94万头,肉牛养殖场(户)1579家。灵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肉牛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制约因素。用地、资金、环保等问题都需要逐一解决。这也是记者在走访皖北的多家养殖基地养殖主体的共同心声。

  “我养牛这些年,跑遍了全国各地,北方牛产业体量大,后劲足,政策保障全面,东北的优势在小牛(繁育犊牛),皖北的优势在育肥。”张石说,吉林活体抵押贷款就是很好的实践。牛、羊、猪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场畜禽均可抵押,以入保险的方式确定贷款金额,根据畜禽生长情况、出栏时间、风险状况等确定贷款期限。他又笑着补充,养殖户不能在牛出栏时不让银行知道就自己卖了,一定要有监管,所以要采用“禽畜活体登记+农户自愿保险+银行跟进授信+政府或第三方监管”的吉林模式,这样直接解决养殖主体的实际困难,推动肉牛产业更好发展。

  对于环保问题,张石介绍,牛粪可以采取集中处理,堆肥处理后还田,例如安徽虞浩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使用有机肥,西红柿、网纹瓜等长势喜人,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张石认为,加工屠宰标准要高、牛肉质量要精、产业链要深、深加工要优、政策保障要全,真正形成“一业活百业兴,一业优百优旺”的可持续发展之势。

  近年来,泗县、灵璧政府积极行动,调研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征求意见,启动制定相关政策,全力推进肉牛产业振兴,为加快安徽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