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古浪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切实将“三抓三促”行动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着力构建要素齐全、产业互通、优势集聚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1—7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19.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76亿元,同比增长72.13%、71.72%。
紧盯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新高地”。以沙为特,打造金色研学游。依托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金水源丝路驿站、大漠绿洲生态旅游文化影视基地和移民区现代化设施农牧业基地等经营主体,发展集沙漠体验、生态观光、设施农业、研学教育等元素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将沙漠风光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解锁农旅融合新模式。截至目前,共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学习团体583批、4.5万人次。以绿为要,打造生态观光游。以金水源丝路驿站、古丰芍药谷和油菜花基地及黄羊川药王神泉等为依托,以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为抓手,着力建设古浪镇峡峰村红色美丽村庄,同步推进精品民宿及农家乐建设,打造乡村生态旅游风情线,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产业,古丰芍药花海、黑松驿特色旅游小镇、峡峰村红色美丽村庄等景点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加强传承保护,提升乡村旅游“软实力”。弘扬民间文艺。依托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阵地,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书香古浪”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90余场次,不定期举办广场舞大赛、职工运动会、民族民间文艺汇演、长城徒步走等规模性农村文体活动。举办黑松驿篝火晩会、土门镇社火表演和民俗展示、金水源九曲黄河灯阵等乡村特色休闲活动,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形式和内容。加大文化和非遗传承。按照“旅游以文化为魂、文化以旅游为体”的思路,着力擦亮大靖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深入挖掘丝路文化、长城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实施土门山陕会馆壁画修复工程、武威市长城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古浪童谣、古浪宝卷等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省、市级非遗名录,有效提升全县乡村民俗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故事,电影《八步沙》、话剧《八步沙》、电视剧《绿色誓言》成功上演,《筑梦八步沙》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甘肃省推荐参评图书,全方位展示古浪厚重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完成真实典型向艺术形象的转换,进一步拓展古浪深厚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古浪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坚持多点发力,打好乡村旅游“组合拳”。培育配套产业。以提升“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供给为重点,以留得住游客为目标,营造舒适的农旅软环境,建成上城老街、古浪欢乐谷等一批乡村旅游生态园,累计培育发展四星、三星、二星级农家乐55家。加快推进古浪县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倍增计划实施,黄羊川镇菜子口村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古丰镇古丰村、黑松驿镇黑松驿村入围2023年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对象。促销农旅产品。探索合作模式,撬动民间资金入股,深度挖掘历史、地理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以榨油坊、酿酒坊、挂面坊、土蜂蜜等为主的农特产品车间,强化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旅产业链条,打造特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利用快手、抖音等直播带货平台,销售“原味古浪”产品,构建古浪特产网上营销平台,推动了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走出去,实现从“土特产”到“旅游商品”的美丽转变。加强外宣推介。积极参加“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天马行空·自在武威南京(成都)文旅招商推介会”重点旅游节会,制作《丝路要塞·红色古浪》旅游画册和旅游宣传册页,积极对外宣传、展示、推荐古浪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策划推出红色经典游、乡村休闲游、花海观赏游等乡村旅游线路5条,形成了“线上互动宣传、线下推荐传递”的浓厚宣传氛围,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