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公布,我国浙江下姜村、江西篁岭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截至目前,中国入选“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8个,位列世界第一。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各地彰显文化特色的亮丽名片,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更打开了世界看中国的窗口,不断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明的魅力和新时代的美丽中国。
浙江下姜村:讲好中国乡村蝶变故事
沿着浙江“最美公路”之一的淳杨线一路向西,沿途群山逶迤、花木葱茏。跨过穿村而过的清澈溪水,行过依山而建的江南民居,这里便是“梦开始的地方”——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从“穷脏差的小山沟”到“世界乡村旅游标杆”,20余年间,下姜村的发展映射出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绘就美丽中国农村画卷的历程,更是中国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
因为地处深山、交通闭塞,下姜村曾经非常贫穷,耕地面积平均下来每人不足半亩。先后7任浙江省委书记关心下姜村,将下姜村作为基层联系点,为其发展出谋划策。
自2003年以来,下姜村秉持“要给青山留个帽”的理念,以“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微改造、精提升”等为契机,开展生态系统修复,从启动推广沼气池建设,到管道天然气建设,以生态能源为起点统筹推进农村水系、裸露边坡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与此同时,村里开始大规模土地流转,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亩土地每年至少能拿到1200元的租金和分红。另外,村民还可以到各个基地打工,每个月拿工资,又是一笔收入。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开阔了发展视野,“旅游之窗”不断展现乡村之美。2016年,淳安千岛湖下姜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很多农户加入发展旅游的行列。下姜村依托乡村特色,推出打麻糍、做米粿、开蜂蜜等农事体验活动,深受游客喜爱。
下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步棋。下姜村不遗余力保护传承本地传统文化,开设匠人工坊,有效传承打麻糍等传统手工艺文化;扎根红色血脉,大力弘扬“心怀感恩、励志奋进”下姜精神,常态化开展“下姜感恩日”活动,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亮家风家训,凝聚向上向善向美的好民风;培育引进启梦农园、千岛湖大峡谷探险基地等农文旅融合业态,以原山、原水、原村落为基础,不断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相互赋能。
以旅游之答回应发展之问。近年来,下姜村以文旅融合作为村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为破解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遇到的空间不足等问题,联合周边其他63个村社,打造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主线,串联带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实现“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民宿”“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富民产业优势。如今在大下姜区域内,各村聚焦实现旅游品牌、社会资源、服务设施共建共治共享,大大激活了下姜及周边区域的发展活力与潜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浙江乡村文旅融合的示范窗口。
“目前村内已有各类文旅业态20余种,有效增强了下姜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丽娟表示,2022年,下姜村接待游客40.95万人次,其中住宿游客5.48万人次,旅游创收6565万元;全年共接待各类培训和主题班次884场次,累计培训人次达4.4万余人次。此外,当地政府、村集体及众多村企还重点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改善适老化、适残化设施,提供专人关照服务等措施,切实提高全体村民幸福感,让文旅发展红利真正共享。
“‘最佳旅游乡村’是一个新的开始。下姜将继续丰富自身业态,带动周边协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下姜特色发展模式,为面临发展条件有限的众多乡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样本,为国际交流、文明互鉴贡献下姜力量。”淳安县枫树岭镇副镇长洪俊成说。
作为全球唯一拥有2个最佳旅游乡村的省份,浙江省顺应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文旅产品创牌、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的“五创”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全力擦亮“乡村旅游看浙江”金名片。
江西篁岭村:以“乡土符号”晒出幸福生活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篁岭村,被称为“挂”在山崖上的村庄,因独特的“晒秋”和“梯田油菜花”景观,成为很多国内外游客心目中“诗和远方”的代名词。这座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的古村,现存100多栋明清古建,是研究徽派古建遗存的重要样本。不仅如此,篁岭更是空心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成功转型的典范,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创造性地推动村庄整体性转让、整村式搬迁、市场化开发、股份制运营,通过内涵挖掘、文化灌注、活态演绎等方式凸显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和民俗文化的“原味性”,注重将传统村落风貌与活态非遗有机结合,实现“乡村颜值”向文化价值和乡村产值的转化。
秋冬之际,漫步在篁岭的古道之上,两旁的参天古树落叶纷飞,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灵动交织,映衬在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旁,宛如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
篁岭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古朴的徽派建筑依山傍水,灰瓦白墙,马头墙高耸,错落有致,与浓郁的秋色相映成趣。“晒秋”更是篁岭独有的浪漫,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橙黄的柿子……丰富的农作物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五桂堂、大晒台全是浓浓的丰收景象,古村的温婉与晒盘的灿烂在大自然的调色盘中展现到了极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声名远扬的古村,虽然风景如画,却曾经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面临“人走、屋空、田荒”的尴尬境况。2009年,当地引入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腾笼换鸟”“产权置换”的方法,经过5年时间的改造,终于使篁岭涅槃重生。篁岭景区于2014年试营业,由于浓缩了婺源乡村旅游的精华,又具有独特的“晒秋”景观,当即在诸多乡村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
通过数年来的实践探索,篁岭景区形成了一套以“整村开发、生态入股、就业创业、品牌创建”为特色内核的市场运营模式,将“晒秋”作为卖点并不断放大,打造出独特的“晒秋”农村景观,“晒秋”也被塑造成篁岭的超级IP。同时,地道的农民变为旅游市场参与者,构建村民和景区的“利益共同体”。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曹锦钟介绍:“一是让村民以土地、资源入股。二是让村民在景区中就业,共同参与景区建设与运营。例如原本无业可就的‘篁岭大妈’摇身一变成为‘晒秋达人’,成为篁岭的一张名片。三是让村民在旅游中创业。依托景区发展,一批服从规划、懂得经营的村民纷纷返迁回来在家门口创业,经营相关旅游业态。同时,这也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兴盛,篁岭新村、晓鳙等周边村庄开办了100余家农家乐。”
“唰唰唰……”55岁的篾匠曹敬松一脚踏在板凳上,弯腰打磨编竹篾用的竹条,“村里‘晒秋’的竹篾,全是我做的。”凭着这门手艺,曹敬松每月稳定收入3000多元。篁岭复原了近500米的“天街”,不仅将一部分村民返迁“天街”经营相关业态,还集结了一批甲路油纸伞、龙尾歙砚、民间刺绣等非遗传承人。游憩用房和铺面用房之外的村庄老建筑,则精心营造成“乡愁旅居晒秋主题民宿”。如今,“天街”贯穿整个村落,古巷两旁徽式商铺林立,处处闪烁着民俗风情的亮点,前店后坊构成一幅浓缩版的“清明上河图”。篁岭四周数千亩梯田曾经抛荒,如今由公司全部流转,并由公司雇佣当地农民,在复兴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将耕作变成了就业。景区业态的崛起不仅成为营收的另一大增长点,同时也是反哺村民的有效形式,激活了村庄的活态文化,延续了古村的自然生命,固守了篁岭村民的乡土情怀。
“旅游是一种共享经济。”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表示,如今,盛名之下的“最佳旅游乡村”新业态迭出,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到“下马住店”,婺源成为集观光、体验、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陕西朱家湾村:
当好“生态卫士”吃上“旅游饭”
朱家湾村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西北部,地处秦岭腹地,全村总面积126平方公里,是商洛市地域面积最大的村,也是距离西安最近的陕南村落,这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对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朱家湾村,放在过去,却是被困在大山之中的穷乡僻壤。有一首民谣这样形容过去的朱家湾村:“老林头,穷山沟,吃的石蜡菜,点的松树油。”如今,朱家湾村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涵养生态,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走进朱家湾村,只见这里的民宿排列得错落有致,沿途的土墙篱笆、石磨瓦罐、柴垛耕具,仿佛在诉说着古朴村庄的故事。沿着小路漫步,巍巍秦岭脚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朱家湾村位于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有各类动植物资源1200余种,高山、潭瀑、溪流、云海等自然景观随处可见,羚牛、黑熊、秦岭冷杉等珍稀动植物生活其间,让这里成为“天然基因库”。
近年来,朱家湾村按照商洛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以及邻近西安的独特区位交通优势,在充分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先后建成牛背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寨等景区景点10余处,并通过引导村民入股或组成旅游协会、旅游经营联合体、农民合作社等形式,引进企业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全村80%劳动力就地就业,带动当地及周边村落1万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过去,村民主要依靠上山伐木、进山打猎以及挖中药材为生,自从发展旅游业以来,村民变身成为农家乐老板。没有人上山伐木打猎了,大家都自觉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毛家锋说。
朱家湾村在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振兴质效中,立足自身旅游资源禀赋,按照“旅游业态为主、农旅融合并举”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培育壮大老林公社、电子商务中心、老林峡谷漂流、老林客栈民宿、中药材观赏园基地五大集体经济产业。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6万余元,旅游收入贡献占比达70%以上。
“守着绿水青山吃穷饭的情景,随着2008年秦岭隧道的贯通发生了转变。”毛家锋回忆,过去村里人去西安需要绕道漫长的山路,单程就得4个小时,高速公路的贯通,让村子被纳入了“西安一小时都市圈”,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走进曾经方圆十里内的姑娘都不愿嫁进来的“落后村”。
看准这样的机遇,村民郑传家从城市返乡开办农家乐。“从最初的一间平房、两张餐桌,到如今翻盖的三层小楼、26张餐桌和20间客房,生意越做越红火。”郑传家说,“一年净收入二三十万元哩!”
截至目前,朱家湾村民创办的农家乐达216家,户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民宿带动了资产收益,盘活了农户闲置的房屋、土地、林山等资源,高端民宿带动村民户年均增收5万余元;企业也带动了村民安置就业,32个涉游项目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就业村民人年均增收逾3.6万余元。
作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朱家湾村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村级主导产业,并且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依托柞水渔鼓、民间社火、古法酿酒等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秦岭老屋、孝义厅遗址等17处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和旅游的持续高速发展注入活力。
毛家锋表示,今后,朱家湾村将继续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文旅、农旅、康旅、体旅、科旅5个“融合”,全力打造更具魅力的“西安南花园、清肺度假地”。
甘肃扎尕那村:守护好风景迎来好光景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一个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村落。扎尕那村包括4个小村子,由下而上分别是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和代巴村。这里不仅有奇峰异石、峡谷河流、原始森林,还有随处可见的青稞架杆、玛尼经幡、踏板房等尽显藏族风情。今年国庆假期,扎尕那村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美国探险家洛克于1925年来到这里,被壮丽景色所震撼,表示平生未见过如此绮丽的景色。”业日自然村村支书旺青闹加介绍,村子里的达日观景台就是洛克博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里不仅能欣赏到扎尕那全貌,也是看日出的绝佳地点。
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出独特的农牧交错风貌。自古以来,扎尕那居民在山下耕种、半山放牧、林间采摘,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林牧复合系统。2016年,扎尕那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扎尕那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扎尕那村党支部书记班代交表示,扎尕那不断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相映成趣,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反哺生态保护、传承非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子。
近年来,迭部县全面打响扎尕那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让村庄、牧区都变成了景区。低矮陈旧的藏式老屋经过改造,成为干净整洁的农家乐、客栈、民宿、咖啡屋等,多样的文旅空间布局给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以代巴村为例,该村作为“一十百千万”旅游标杆村,重新进行业态布局、重点打造高端民宿,推出的星空房、观景房等,广受游客好评。
“截至10月底,扎尕那接待游客1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94.4万元。”迭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杨永照表示,针对游客需求和市场变化,政府每年还会组织餐饮住宿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等培训,不断提升村民及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真正让村民端牢“旅游饭”。
7月11日,扎尕那首届青稞音乐节在迭部县城举行,持续3天的音乐狂欢,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走进扎尕那体验藏族风俗,也带动了县城酒店、餐饮等周边文旅消费。近年来,节庆活动作为推进当地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扎尕那深挖民俗文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香浪节是流行于甘肃省甘南地区一带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每年节日期间,赛马、拔河、泽巴(大力士)、赛跑、跳高、锅庄舞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十分热闹。”黑牦牛民宿负责人道吉次力介绍,洛萨节、娘乃节、插箭节、俄吾节等民俗活动的举办,让群众和游客走得越来越近,扎尕那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规划与乡村旅游处处长王治纲表示,以扎尕那村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为契机,甘肃将持续指导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做好扎尕那村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以建设西部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促进乡村消费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扩容升级,不断推进甘肃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