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新闻中心 > 土地新闻

“巧”种田赢来好收成

2024年06月05日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掰下一支麦穗,掂了掂分量,再轻揉去掉麦皮后,董会龙把籽粒放进嘴里嚼了嚼,然后说到:“粒重可以,水分适宜,麦子能收了。”随即,整装待发的收割机驶入麦田进行收获作业。

  5月下旬到6月初是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车盘办沙窝村的麦收期,可具体哪天收,村民们盯着天气预报的同时,又在等着既是农机手又是种田好把式的董会龙给出确定时间。

  “收成差不了,这片田亩均能达到1300斤以上。”看着眼前的麦田悉数收割完成,农机“休息”的同时,董会龙得闲蹲在地头跟记者聊了起来。

  6月2日,记者采访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金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董会龙。

  村民的信任源自他的巧种田。“三分看天,七分重管,要在农作物生长阶段用巧劲,除了经验,这些巧劲要靠现代化技术和设施。”董会龙介绍说,在种子上,他选种了抗病抗逆的中信麦28,采用了小麦玉米两晚两增、小麦一喷三防提早增次、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等高产栽培技术,并通过深耕耙压精细整地、“四适一压”精匀播种、水肥因苗控量增效管理等“六精融合”达到作物在耕、种、管、防、收、烘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说罢,董会龙把记者拉进了突兀在地头旁的一间小屋。屋内放置着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作物的用水、用肥规律以及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和环境状况,自动对水、肥进行检测、调配和供给,在提高灌溉用水使用率的同时又实现了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能够节水节肥节电。

  “这套设备用下来,1亩地一次浇水从100-150立方米减少到28-35立方米,费用就能从1亩地100元降到17-18元,1亩地施肥从150-180元降到110元,种地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董会龙说,“麦收结束后还要给农田安装华雨平移式喷灌机,农田浇水实现随时可控和精量化,设备投资40多万元,目前已经设计完成。”

  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加持下,董会龙领办的金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拥有先进大型主机具35台,植保无人机12架,各类农具170余台件,与500多户农户签订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今年要完成1.5万亩小麦收获作业,7000亩玉米播种作业。同时,合作社还承担了502亩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吨半粮”创建示范工作。

  “现下是龙口夺食,驾驶着这台新置办的收割机,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一个农机手就能作业150多亩,收获很快,省力又高效。”说完,董会龙开动了收割机继续收获作业。

  在地头另一边,现场测产的数据传来,穗粒数43粒,千粒重42克,亩穗数42万穗,最高的地块亩产达到1600斤,其它地块亩产在1300斤。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