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农业新闻 > 致富快车

甘肃白银平川区荒山筑梦 走出生态产业致富路

2024年08月09日 来源:兰州新闻网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是国家“三北”工程建设县区之一,也是甘肃省24个沙化分布县区之一。2021年10月,平川区开始布局实施4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规划投资70亿元,从2022年起,用4年的时间在该区北部5个沙化及荒漠化乡镇人工造林45万亩,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深度融合,将平川区打造成白银市“碳中和”和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甘肃中部极具特色的生态产业示范区、西部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双碳”目标经济创新区。

  大规模植树筑起绿色生态梦

  近日,记者跟随平川区林业碳汇发展中心主任万康来到了该区国家储备林项目宝积镇大湾片区现场。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生机盎然。万康介绍:“我们绿化高峰期大概有万名季节性务工人员,其中长期稳定的管护人员达400余人。目前,一、二期任务已基本完成,其中2022年完成造林11.5万亩,2023年完成造林13.6万亩。”

  被纳入2022年省列重大项目的平川区国家储备林项目,规划造林45万亩,分四期完成。从2022年春季开始,该区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搭配,将沙河治理、荒漠化综合治理、防沙治沙等纳入国土绿化工作,在宝积、水泉、黄峤、王家山等乡镇规划的18个片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平川区又谋划实施了白银市国家文冠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2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并逐步打造种植示范、产品加工、生产销售、旅游观光、品牌打造、产业研发于一体的全链条体系化国家级文冠果产业示范园区。

  根据规划,平川区4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完成后,区域生态环境将明显向好,全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8.36%。

  提升“含金量”筑起绿色致富梦

  山地森林化、城市景观化、村屯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经济化,平川区在全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同时,创新“国家储备林+N”模式,不断探索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生态环境的含“金”量,让林草资源真正成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依托。

  据悉,平川区45万亩国家储备林规划种植纯用材林25万亩、木本油料林文冠果纯林20万亩。项目建成后,除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外,还将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估算,25万亩纯用材林30年后可生产木材750万立方米,可实现收入37亿元;文冠果3年挂果,5年进入丰产期,效益较好。此外,每年春秋季造林期可就近吸纳近万名季节性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务工,人均可增收1万元以上。利用沟坝地、撂荒地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公司,收益按比分成,村集体保底收入不低于年收益的10%。

  2022年6月,平川区成立了全省首家林草碳汇发展中心,专门推动林草碳汇产品开发交易。今年5月,平川区委托第三方打造的白银市平川区黄河流域林草碳汇智慧管理平台建成试运行,并有望在年内完成首笔碳汇交易。“碳汇交易就是将通过植树造林或其他手段吸收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出售给超出碳排放配额的单位,以此来获得经济效益。”万康说。经初步核算,平川区45万亩国家储备林全部建成后,年均可吸收82万吨二氧化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吨83元计算,每年可产生6800万元林草碳汇价值。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