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陇县东兴村灾后重建、扶贫搬迁遭民怨
发表于:2011-02-16 11:33
该村又有5户救灾房地基下陷、房屋裂缝
近日,记者接到陇县东南镇东兴村村民反映,该村2009年建设的地震灾后重建171套住宅中有30余户出现裂缝,其中23户较为严重,今年8月该村又有5户出现了地基下陷、房屋裂缝。采访中村民反映,当地集体实施的灾后重建救灾房除出现质量问题外房屋造价过高,以工代赈扶贫搬迁安置补助款没有按规定发放。
5户贫困户救灾房地基下陷房屋裂缝
记者在东兴村一组村民苏卫贤妻子的带领下来到她家。她推着大门对记者说,我家门前的地基下沉,大门打不开只能走小门,院墙开裂,主房窗子上也有裂缝。
记者看到,该户院墙扭曲出现裂缝,两间房子窗户附近也出现裂缝。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村民万文贤家。他家两侧院墙一侧出现裂缝、另一侧和村民亢铁英的界墙已经倒塌,他家也有一间房屋的窗户上方出现裂缝。亢铁英对记者说,我家一边院墙倒塌,另一边出现了很大裂缝。
据反映,今年7月23日---8月1日,当地出现了大暴雨,暴雨过后就出现了地基下沉现象。村民反映,他们建房所在地原是一个大坑,当时建房时地基没有处理好,才出现了目前的状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出现地基下陷的几户村民是村上的贫困户,当时建房时,这些村民无力建房,当地给这些村民建了两间房屋,每户面积30多平米,造价3.9万多元,除国家给每户2万元补助外,每户还交了近两万元。村上大多数搬迁户建设的是面积比较大的安置房,每户房屋的造价是84600元。
村民说,我们这里出现地基下陷后,先后向村、镇等部门反映,一直无人管,我们只好向县上反映也无人管,就这样一直拖到现在。
当地救灾房质量问题曾引起媒体关注
据了解,当地建设的救灾房曾出现过质量问题,当地媒体《华商报》2010年1月9日以《陇县30救灾房刚盖好就裂缝主因为地基沉降》为题做过报道。
据报道,该村2009年建设的地震灾后重建的171套住宅中有30余户出现裂缝,其中23户较为严重。东南镇东兴村位于陇县县城5公里处,全村5个村民小组其中4个在山上,512地震后让这原本并不便捷的道路更是面目全非了。2008年6月18日晚,东兴村召开村民大会,171户村民的搬迁地点选在山下140余亩的农田里。为结合新农村建设步伐,此次搬迁由村委会公开招标,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建设,预计每户村民灾后重建的住宅建设款为78000元,除国家为每户补助20000元的灾后重建款外,每户村民还需交纳58000元。2009年9月工程基本完工,因为建材涨价和一些原因,村民补交了6600元的建设费用,房子的总造价是84600元。
质监部门认定出现裂缝的原因是:2009年秋季阴雨连绵,部分房屋排水不畅,地基下陷程度不同,造成墙角裂缝;由于整体建房没有收缩缝,在墙体未干的情况下实施外粉,墙主体干后收缩,墙与外层脱离。
采访中,原来房屋出现问题的村民也在向记者反映他们的问题。据反映,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来采访的新闻媒体有8家之多,不少中央级媒体也来了解此事。当地对房屋出现质量问题的退还了部分购房款作为补偿,部分村民拿到了补偿款,还有部分村民没有得到任何补偿,这部分村民目前意见较大。
村民怀疑集体建房价格虚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村搬迁户除对房屋质量问题反映较大外,对集体建设的房屋价格意见也较大,村民认为集体建设的房屋价格偏高。
村民反映,该村在2006年曾经对山上60多户村民进行过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当时搬迁形式和盖的房子样式基本相同,都是一座三间不足90平方米的一层平房,所交的费用为每户35000元,当时宣传的政策为“5+1”,即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补助1000元,村上实际是按每户8000元补偿的,每户实际花费43000元。到2008年6月这次搬迁,国家灾后重建补助每户村民2万元,村民交的每户变成了64600元,每户房屋造价共计84600元。从2006年的每户建房43000元到2008年的每户84600元几乎快翻了一倍。今年,村上又有66户享受国家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现在的建房花费又有不同,变成了每户72800元,和我们地震灾后重建房相比每户少了11800元,村上仍然按每户8000元补助,每户实际交钱64800元,表面上看每户交钱比我们多200元,但国家给的补助和我们相比每户少了12000元。
村民说,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物价在不断上涨,基本相同的房子,2006年花费43000元,到2008年要花费84000多,反而到2010年只花费72800元,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国家给灾民的补助,通过村集体统一建设房屋,部分补助款就这样合法的被消耗了,建设的房屋还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村民说,我们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此次灾后重建搬迁每户净交纳64600元,这些钱对当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不分昼夜的去埋头苦干赚取,为了搬迁大多数村民都不同程度的有负债,这些负债无疑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关于村民反映的房屋造价过高问题,东兴村李书记说,当时公开招标由村上组织,县纪委、镇政府监督,每户户主也参与了,房屋造价偏高主要是地震后建材、人工工资等大幅上涨造成的。每户追加的6600主要是建材上涨和建设沼气池的费用。
以工代赈扶贫搬迁变更计划未经批准补助款没有按规定发放
为解决东兴村村民的搬迁问题,陕西省发改委两次批准该村实施以工代赈扶贫搬迁,2006年批准该村搬迁67户,2008年又批准该村搬迁50户,和该村同时搬迁的还有该镇后沟村57户,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当地也受到影响,这时国家出台了地震灾后重建政策,当地也及时对原搬迁计划进行了调整,原计划实施的以工代赈搬迁调整为地震灾后重建,将原计划搬迁的后沟村57户调整到黄花沟村41户,东兴村四、六组16户;将东兴村一、二、三组50户,调整到该村四、六组50户。
据记者在该县发展改革局了解,这一调整计划上报后一直没有批下来,市发改委口头上同意了这一调整方案,让他们先实施,现在这一调整方案正在实施之中。
采访中,东兴村享受以工代赈搬迁的村民反映,他们村不管家里人口多少都是按每户8000元补助的,不符合国家的补助政策。村民说,我们这里宣传的是按每户5000元,每人1000元补助,实际上是按每户8000元补助。该村党支部李书记说,村上为了各户平衡,按照每户8000元补助。
记者在该县发改局了解到,发改局按“5+1”给建房户兑付建房补助,即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补助1000元,村上按每户8000元补助的情况,他们不清楚。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规定,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补偿标准按每人5000元补助,给搬迁户到户补助资金为每人2300元。陇县发改局将这一政策变通为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补助1000元,村上又变通为每户补助8000元。这一做法显然与有关规定不符。
该村一位村民对记者说,我家有5口人,按规定可领补助11500元,按县发改委的规定可领10000元,可村上只给我8000元,补助款层层缩水。
出现问题的房屋春节后维修
12月22日,记者会同陇县发改局项目科、东南镇李镇长及东兴村李书记再次来到东兴村进行了查看。
该镇李镇长说,今天上午村书记向他反映了村上5户房屋出现下陷问题,按说这些房屋村民已经住了一年多,今年7月23日和8月1日两场暴雨后出现了地基下陷,应属于自然灾害,不属于房屋质量问题。李镇长在现场察看后,对记者说,现在天寒地冻,等开春后让工程队进行维修。
查看过程中,不时有村民反映他们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村书记表现得很不耐烦。
地震灾后重建、以工代赈扶贫搬迁本是一项民心工程,可是陕西省陇县东南镇东兴村实施的这些民心工程并没有赢得民心,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思考。以上情况记者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