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涨了,农民腰包如何鼓起来
发表于:2011-03-29 10:28
近年来,粮食市场价格信号有效地发挥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2010年以来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大豆、小麦、玉米的平均涨幅较大,笔者认为,粮食价格的适度上涨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一方面有利于刺激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抑制一定程度上的粮食浪费。据有关专家估计,如果我国每人每年合理消费,可节约0.5公斤粮食,每年则可节约6亿公斤粮食,相当于812万亩耕地的年产量。
然而,尽管粮食价格上涨,但农民却并未获得相应的收益。如何协调粮食价格与农民增收间的关系?
种粮农民为什么从粮价上涨中获益甚少?
种粮成本与收益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和种粮积极性,进而引起国内粮食供应的变化和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表面看,粮食价格上涨,最终获益的是农民,实质上却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实惠。这不但弱化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效,而且也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各种成本的上升难辞其咎。
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农民的收入。2007年以来,农资产品价格的增幅就一直快于农产品价格十几个百分点,生产资料,尤其是种子、农药、柴油、地膜、化肥等农资价格攀升,农民种粮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从2004年到2008年,由于物质费用和其他成本上升,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成本从395元增加到562元,增加42%;亩均净利润从197元下降到186元,下降5.1%。尤其在去年农药、地膜、化肥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从2月到10月,农用0号柴油每公斤从7.06元涨到7.21元,农用10号柴油从7.41元涨到7.55元,其他如棚膜、地膜及农药都出现上涨态势,推动粮食种植成本的上升。据调查,今年湖南湘阴县的尿素、钾肥、复合肥、柴油的价格分别达到2100元/吨、3200元/吨、2250元/吨、6.28元/升,均比去年同期有20%~50%幅度的上升。江西赣州的调查显示,2008年机械作业费平均每亩38.83元,2009年每亩增加到59.29元,增幅52.7%;2010年每亩又增加到81.47元。比如,在河南新乡地区,种植一亩小麦的成本在450~500元(不含人工费用),正常情况的单产水平在800~1000斤/亩,按目前当地一级白小麦1.05元/斤的收购价推算,种植10亩小麦的净收入在3900~5500元,和外出打工的收入是无法相比的。
二是人工成本上涨抵消了农民的收入。近年,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根本性逆转,国内劳务市场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民工潮”变成了“民工荒”。各地纷纷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争抢民工,城市农民工收入上涨传导到农村,这种变化势必会对农业用工、农产品成本产生影响,最终在农产品价格上体现出来,导致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年尤其是雇工的成本上涨幅度最大。据有关调查,2010年粮食生产成本平均上涨10.89%,其中,人工成本上涨幅度最大,平均在20%以上。江西赣州的调查显示,雇工费用由2008年的平均每亩1.42元上涨到2009年的20.85元,涨幅高达1368.3%;2010年又涨到44.15元,涨幅111.75%。
2004~2008年,人工成本从141元增加到175元,增加24.1%。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对全国355个行政村2.3万个农户的数据计算,2005~2009年,农村家庭经营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6.9%,种植业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4.3%,根据不同的数据显示,农业雇工工资已经或超过农民工日工资。
三是土地租金成本上升抵消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城市地价快速上涨,带动了城郊地价上涨,并进一步传导至农业地价。此外,一些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大规模租地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价。近年农业地租的成本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全国而言,土地租金平均每亩大约在500元左右,在沿海的一些经济作物产区,每亩土地租金已达2000元左右。近10年来,土地成本年均增长8.1%,所占的比重由10年前的9%上升到现在的17%。现在出租耕地的拿走了国家的补贴,而真正种粮的农民还要负担租赁费等成本,对于这部分农民是不公平的,对于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也是不利的。
四是流通成本上升。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费用过高也是价格推动的一个方面,是导致粮食销售价格远高于生产价格的原因之一。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民实际享受到国家最低粮食保护价的较少,一般政府粮食收购点都集中在城里,农民需要自己运输过去,且还要排队等候,此成本不低;同时,一些种粮散户由于运输麻烦,所以给了一些中间收购商机会,他们压低粮食收购价,然后赚取差价,所以此二者导致流通成本上升。
可见,虽然粮食价格上涨了,但农民却是增产未增收,从粮价上涨得到的实惠甚少。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使得种粮比较收益快速减少,农民主动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影响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成本还会持续上升
未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国家仍将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种粮农民的补贴收入还将继续增加,但由于粮食生产的“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将成常态,粮食等农产品可能显现出趋势性上涨,种粮收益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
一是土地成本上升。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且粮食消费不断增长的格局下,未来,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1997~2008年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亿亩,耕地数量越来越接近“红线”。土地要素的稀缺程度提高,将使土地的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同时,随着农民市民化的加快,土地流转将进一步加速。这都使粮食种植的成本继续上涨。
二是人工成本上升。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变化,其实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显示。随着人口的绝对减少,未来劳动力紧缺将成常态,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预计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未来将更加严峻,也将加快工资上涨幅度,提高劳动成本,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动力将进入城镇,流向相对高收益的行业,促使种粮的人本成本上升;同时,劳动日工价水平和雇工费用会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和机会成本扩大而不断上升。因此,未来粮食生产中的人工成本不但难以降低,相反还会呈上升趋势。
三是化肥成本上升。近年粮食增产,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的各种补贴和农业税的取消,但主要体现在单产的提高上,种植面积的增量实际不大。单产提高的原因则在于化肥的施用。化肥生产对资源依赖性极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开采成本的加大,特别是国内市场石油、天然气供给严重不足,以及运输成本和政策性因素推动的石油、煤炭、水、电等价格提高,从长期看,化肥生产成本可能会逐步上升,特别是进口化肥的成本会更高。
四是其他农药、农膜、机械作业等成本上升。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农膜等与能源相关的农资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石油来维持的,要素价格受世界影响较大,短期内世界的“石油危机”不会缓解,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了较大的上涨推力,会导致油价在总体上仍会呈现增加趋势。同时,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成本大幅度增加,未来,使用机械替代劳动力成为趋势。这就是经济规律的作用。但农用柴油受世界影响较大,未来,农业机械的使用费用也将会上涨。
五是用水成本会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将会不断加大,农业用水会对农业生产形成制约。特别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灌溉体系的解体,变成了一家一户的自给式灌溉,成本自然会增加。
六是种子价格也将上涨。首先是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由于粮食价格上涨,种子与粮食存在比价效应,种子生产基地的收购价格也将随着上涨。
可见,未来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造成农民种粮效益与期望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会侵蚀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并蓄积成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对此,迫切需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
协调粮价上涨与农民增收
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在推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也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有引发通货膨胀的隐忧,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及国家粮食安全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见,此二者既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又具有矛盾性,那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呢?同时,随着种粮成本的快速上升,种粮的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农民将生产要素投向比较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这一方面改变了家庭种植结构,另一方面也逐步改变一个地区的种植业结构;并且,种粮的成本收益率都是过低的,导致未来以种粮为主的农民将长期处于“低水平陷阱”之中。
为此,笔者思考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既要防止粮价大涨、“米贵伤民”,也要避免过度打压导致粮价下跌、“谷贱伤农”。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价格能更好地反映供求,也要适度弥补市场缺陷,做好储备吞吐调节,进出口、发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以及协调好运销,充分发挥大型流通企业在国家指导下调节和稳定粮食市场的作用,或出台临时干预措施,动用储备平抑粮价,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完善流通体系建设,尤其要完善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要切实保证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被农民分享,不是主要被流通环节侵蚀,实现农民增产增值增效。同时,还要明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公益属性,改变目前过度市场化经营的局面,以政府投资为基础,通过微利经营模式来切实降低入场费、管理费、摊位费,降低最终销售价格。
三是打击游资炒作。游资一般都是炒作季节性生产、消费量和需求量都不是特别大的产品。要加大宣传力度,稳定市场预期,运用财政政策,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避免因为中间环节的“恶性膨胀”而导致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等政策措施,并通过释放政策信号使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有清晰的认识,进行理性的消费。
四是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变目前“种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获益,确保种粮农民有合理的利润。
五是改革对农民的补贴方式。改革目前普惠式的种粮直补形式,推行合同补给、商品粮直补相结合的补给方式,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助力度,采取公示、抽查等方式,确保粮食补助款真正补到种粮大户手中,弥补成本上涨对种粮收益的负面影响。
六是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帮助农民抵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让政策实惠真正地留在“田头”。
七是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化肥、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的监管。为防范惠农政策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抵消,挤压农民种粮利润空间,国家应加大并落实对化肥生产企业的各项政策优惠,减少流通环节,从源头上控制化肥价格的过快上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化肥、农用柴油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抑制农资商品价格上涨,稳定农资商品价格。
八是推进规模经营,提高种粮效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让种粮大户规模种植,变“小农”为“大农”,提高其种植效益。重点推广互助合作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种粮大户牵动型土地流转模式,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才有规模效益的保障。
近年来,粮食市场价格信号有效地发挥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2010年以来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大豆、小麦、玉米的平均涨幅较大,笔者认为,粮食价格的适度上涨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一方面有利于刺激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抑制一定程度上的粮食浪费。据有关专家估计,如果我国每人每年合理消费,可节约0.5公斤粮食,每年则可节约6亿公斤粮食,相当于812万亩耕地的年产量。
然而,尽管粮食价格上涨,但农民却并未获得相应的收益。如何协调粮食价格与农民增收间的关系?
种粮农民为什么从粮价上涨中获益甚少?
种粮成本与收益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和种粮积极性,进而引起国内粮食供应的变化和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表面看,粮食价格上涨,最终获益的是农民,实质上却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实惠。这不但弱化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效,而且也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各种成本的上升难辞其咎。
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农民的收入。2007年以来,农资产品价格的增幅就一直快于农产品价格十几个百分点,生产资料,尤其是种子、农药、柴油、地膜、化肥等农资价格攀升,农民种粮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从2004年到2008年,由于物质费用和其他成本上升,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成本从395元增加到562元,增加42%;亩均净利润从197元下降到186元,下降5.1%。尤其在去年农药、地膜、化肥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从2月到10月,农用0号柴油每公斤从7.06元涨到7.21元,农用10号柴油从7.41元涨到7.55元,其他如棚膜、地膜及农药都出现上涨态势,推动粮食种植成本的上升。据调查,今年湖南湘阴县的尿素、钾肥、复合肥、柴油的价格分别达到2100元/吨、3200元/吨、2250元/吨、6.28元/升,均比去年同期有20%~50%幅度的上升。江西赣州的调查显示,2008年机械作业费平均每亩38.83元,2009年每亩增加到59.29元,增幅52.7%;2010年每亩又增加到81.47元。比如,在河南新乡地区,种植一亩小麦的成本在450~500元(不含人工费用),正常情况的单产水平在800~1000斤/亩,按目前当地一级白小麦1.05元/斤的收购价推算,种植10亩小麦的净收入在3900~5500元,和外出打工的收入是无法相比的。
二是人工成本上涨抵消了农民的收入。近年,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根本性逆转,国内劳务市场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民工潮”变成了“民工荒”。各地纷纷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争抢民工,城市农民工收入上涨传导到农村,这种变化势必会对农业用工、农产品成本产生影响,最终在农产品价格上体现出来,导致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年尤其是雇工的成本上涨幅度最大。据有关调查,2010年粮食生产成本平均上涨10.89%,其中,人工成本上涨幅度最大,平均在20%以上。江西赣州的调查显示,雇工费用由2008年的平均每亩1.42元上涨到2009年的20.85元,涨幅高达1368.3%;2010年又涨到44.15元,涨幅111.75%。
2004~2008年,人工成本从141元增加到175元,增加24.1%。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对全国355个行政村2.3万个农户的数据计算,2005~2009年,农村家庭经营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6.9%,种植业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14.3%,根据不同的数据显示,农业雇工工资已经或超过农民工日工资。
三是土地租金成本上升抵消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城市地价快速上涨,带动了城郊地价上涨,并进一步传导至农业地价。此外,一些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大规模租地经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价。近年农业地租的成本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全国而言,土地租金平均每亩大约在500元左右,在沿海的一些经济作物产区,每亩土地租金已达2000元左右。近10年来,土地成本年均增长8.1%,所占的比重由10年前的9%上升到现在的17%。现在出租耕地的拿走了国家的补贴,而真正种粮的农民还要负担租赁费等成本,对于这部分农民是不公平的,对于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也是不利的。
四是流通成本上升。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费用过高也是价格推动的一个方面,是导致粮食销售价格远高于生产价格的原因之一。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民实际享受到国家最低粮食保护价的较少,一般政府粮食收购点都集中在城里,农民需要自己运输过去,且还要排队等候,此成本不低;同时,一些种粮散户由于运输麻烦,所以给了一些中间收购商机会,他们压低粮食收购价,然后赚取差价,所以此二者导致流通成本上升。
可见,虽然粮食价格上涨了,但农民却是增产未增收,从粮价上涨得到的实惠甚少。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使得种粮比较收益快速减少,农民主动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影响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成本还会持续上升
未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国家仍将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种粮农民的补贴收入还将继续增加,但由于粮食生产的“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将成常态,粮食等农产品可能显现出趋势性上涨,种粮收益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
一是土地成本上升。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且粮食消费不断增长的格局下,未来,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1997~2008年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亿亩,耕地数量越来越接近“红线”。土地要素的稀缺程度提高,将使土地的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同时,随着农民市民化的加快,土地流转将进一步加速。这都使粮食种植的成本继续上涨。
二是人工成本上升。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变化,其实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显示。随着人口的绝对减少,未来劳动力紧缺将成常态,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预计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未来将更加严峻,也将加快工资上涨幅度,提高劳动成本,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动力将进入城镇,流向相对高收益的行业,促使种粮的人本成本上升;同时,劳动日工价水平和雇工费用会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和机会成本扩大而不断上升。因此,未来粮食生产中的人工成本不但难以降低,相反还会呈上升趋势。
三是化肥成本上升。近年粮食增产,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的各种补贴和农业税的取消,但主要体现在单产的提高上,种植面积的增量实际不大。单产提高的原因则在于化肥的施用。化肥生产对资源依赖性极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开采成本的加大,特别是国内市场石油、天然气供给严重不足,以及运输成本和政策性因素推动的石油、煤炭、水、电等价格提高,从长期看,化肥生产成本可能会逐步上升,特别是进口化肥的成本会更高。
四是其他农药、农膜、机械作业等成本上升。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农膜等与能源相关的农资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石油来维持的,要素价格受世界影响较大,短期内世界的“石油危机”不会缓解,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了较大的上涨推力,会导致油价在总体上仍会呈现增加趋势。同时,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成本大幅度增加,未来,使用机械替代劳动力成为趋势。这就是经济规律的作用。但农用柴油受世界影响较大,未来,农业机械的使用费用也将会上涨。
五是用水成本会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将会不断加大,农业用水会对农业生产形成制约。特别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灌溉体系的解体,变成了一家一户的自给式灌溉,成本自然会增加。
六是种子价格也将上涨。首先是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由于粮食价格上涨,种子与粮食存在比价效应,种子生产基地的收购价格也将随着上涨。
可见,未来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造成农民种粮效益与期望值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会侵蚀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并蓄积成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对此,迫切需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
协调粮价上涨与农民增收
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在推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也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有引发通货膨胀的隐忧,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及国家粮食安全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见,此二者既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又具有矛盾性,那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呢?同时,随着种粮成本的快速上升,种粮的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农民将生产要素投向比较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这一方面改变了家庭种植结构,另一方面也逐步改变一个地区的种植业结构;并且,种粮的成本收益率都是过低的,导致未来以种粮为主的农民将长期处于“低水平陷阱”之中。
为此,笔者思考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既要防止粮价大涨、“米贵伤民”,也要避免过度打压导致粮价下跌、“谷贱伤农”。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价格能更好地反映供求,也要适度弥补市场缺陷,做好储备吞吐调节,进出口、发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以及协调好运销,充分发挥大型流通企业在国家指导下调节和稳定粮食市场的作用,或出台临时干预措施,动用储备平抑粮价,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完善流通体系建设,尤其要完善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要切实保证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被农民分享,不是主要被流通环节侵蚀,实现农民增产增值增效。同时,还要明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公益属性,改变目前过度市场化经营的局面,以政府投资为基础,通过微利经营模式来切实降低入场费、管理费、摊位费,降低最终销售价格。
三是打击游资炒作。游资一般都是炒作季节性生产、消费量和需求量都不是特别大的产品。要加大宣传力度,稳定市场预期,运用财政政策,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避免因为中间环节的“恶性膨胀”而导致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等政策措施,并通过释放政策信号使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有清晰的认识,进行理性的消费。
四是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变目前“种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获益,确保种粮农民有合理的利润。
五是改革对农民的补贴方式。改革目前普惠式的种粮直补形式,推行合同补给、商品粮直补相结合的补给方式,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助力度,采取公示、抽查等方式,确保粮食补助款真正补到种粮大户手中,弥补成本上涨对种粮收益的负面影响。
六是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帮助农民抵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让政策实惠真正地留在“田头”。
七是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化肥、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的监管。为防范惠农政策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抵消,挤压农民种粮利润空间,国家应加大并落实对化肥生产企业的各项政策优惠,减少流通环节,从源头上控制化肥价格的过快上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化肥、农用柴油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抑制农资商品价格上涨,稳定农资商品价格。
八是推进规模经营,提高种粮效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让种粮大户规模种植,变“小农”为“大农”,提高其种植效益。重点推广互助合作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种粮大户牵动型土地流转模式,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才有规模效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