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分配不公与效率无关---光明社论
发表于:2011-04-14 09:24
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鼓励自由竞争的体制会带来效率,但是也会产生两极分化,产生不公平;福利政策意在保障公平,却可能造成“养懒汉”的结果,损害效率。这是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但是在我国,分配不公很大程度上却并非因为鼓励效率的政策所引致的,我国分配体制的问题主要不是存在于初次分配领域,也不是存在于再分配领域,虽然在这两个领域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关键问题在于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措施。
中国人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但是对于什么是“不均”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不公平感觉。一个人靠自己的能力和勤劳而获得财富,其他人并不会感到不公平,人们并不反对通过公平竞争所带来的结果的不均等,比如跑得最快的人得金牌,球技最好的人得冠军,等等。人们往往是对于起点的不公正以及过程的不公正充满愤怒。在我国,引起人们分配不公感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有企业的问题。我国在1990年代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转制,意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利用国企转制的制度缝隙,把国有资产变为个人资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转制的过程中,国企出现了“两极分化”,劣质国企关停并转,优质国企继续垄断资源保持,更加优势的地位。国企的员工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人下岗失业,成为转制过程中的利益受害者,有的人则继续在国企里享受着“铁饭碗”。近几年来,出现了“国进民退”的趋势,这更多地体现在“质”上,而非“量”上,存留下来的优质国企越来越体现出其背倚政府的优越性。无论是国企的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其收入都远远高于从事类似工作的在其他行业工作的人,这也造成了实际上的同工不同酬,比如同样是司机,大国企的司机的收入可能是一个小民营公司的司机收入的数倍。还有一些领域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但也从事经济活动,获取垄断利益,比如新闻出版业,原先都属于事业编制,却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国有企业的本意是国民所有,但是国民并没有直接获得国企的红利,而是国企的工作人员享受了更多的益处。
第二,与国企相对应的是民间经济的问题。由于中国的政府还承担着过多的经济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间经济的空间。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球员,这造成了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由于受到技术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制约,小型民营企业目前主要是微利的盈利模式。在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之后,一些政府应提供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转嫁给了企业。小企业融资和贷款困难,而大企业通过上市等渠道融了资却花不出去。民营企业理应成为解决中国未来就业问题的主要出口,目前却生存艰难。
第三,并非所有民间经济都不灵光,与土地流转和矿产资源等相关的资源垄断型行业却在牟取着暴利,当然这里也有许多国有企业。我国的土地和矿产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但是近些年来土地使用权、矿产开采权都可以部分进入市场领域。对此政府掌握着审批权,具体来讲是某些官员掌握着审批权,这造就了寻租空间。目前房价高已经令民怨沸腾。其实土地的一级市场价格并不高,但二级市场的价格却很高,到了购房者手里折合的价格就更高了。有关系的人拿到资源不断转手、炒卖,最终都是普通购房者埋单。在我国的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商占了大部分。同样是在房地产行业,能够直接拿到地的人、开发商、建筑商、售楼员、建筑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巨大。还有一些政策所造就的垄断行业,比如出租车业,有的地方规定必须成立出租车公司,能成立这种公司的人往往很有背景,他们收取所谓的“份钱”,而出租车司机成了现代的黄包车夫。
第四,过多的二次交费(税)。由于政府目前的财政预算的公开性不够,民主监督力度也不够,公共财政不能更好地用于公共服务,纳税人还需要为了公共服务额外交费或税,可称之为二次交费(税)。比如前面提到的房地产的例子,土地资源本是国有,国民并没能从土地流转中直接获益,还要为房价暴利付出代价,其中的利润为房地产商以及部分腐败官员中饱私囊。高房价中还包括了各种用于公共服务的税费计60多种,除了购房款之外还要交契税,这些税款往往占了房屋首付款的大部分。此外,出租自己的房屋还要交“综合税”。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图书馆应该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其建设来自于纳税人的税款,但是纳税人要想复印图书馆里的书用于学习目的,却要付出远远高于成本价和市场价的复印费。公共服务部门通过垄断资源牟取了暴利。
第五,与公共服务的捉襟见肘相比,却是庞大的公务支出。近年来公务员工资涨幅较大,行政业务支出也不菲,还有各种招待费、出国考察费等等,许多政府部门还为公务人员提供早餐、午餐、蔬菜水果供应、服装、洗衣服务等等。根据程王月和马庆钰的统计,按照公务员管理局所说的各级党政机关637万公务员、2903万事业单位人员和1000万退休人员(实际人数绝不止这些)当年的工资8000亿支出,以及福利支出、各类会议和培训支出、办公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换代、几千名省部级以上离休人员的特需支出,我国各类管理机关自身开支占年度财政支出至少要在30%以上。
第六,金融市场的不健康。在低工资的情况下,人们还可以通过金融投资增加收入。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股票市场上,庄家操纵的现象并不少见。对股票的专业分析甚至不如一个内幕消息。股票市场总是忽高忽低,缺少持续的良性增长,购买股票甚至比买彩票风险还大。有人被股票深深套牢,有人却因内幕消息而获得巨额利润。上市公司再融资演变为恶意圈钱。据统计,从1995年至2005年,发生资金闲置事件的数量共570起,涉及上市公司524家,平均每年发生53起,1995到2005年间共闲置资金580.8亿元,平均每年54亿元,显示公告披露变更投资方向的上市公司中约有1/4的募集资金被闲置。
第七,暴利(力)行业的存在。由于法治不健全,许多人通过生产假劣伪冒商品而获取暴利。从三鹿奶粉到地沟油,许多行业都有自己获取暴利的潜规则,更加日常的行为见诸各种霸王条款,消费者只能默默接受。法治不健全,还给了诈骗以空间。有些行业基本上就等同于诈骗和打劫,这些行业不仅仅是暴利,而且是暴力,他们同时也败坏了社会的道德和信任。这些行业的存在多少都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比如三鹿奶业。
第八,以上各项或多或少都与权力的腐败以及不受监督有关。腐败收入本身就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方面。权力腐败直接与政府过多地介入经济领域相关。仅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5548起,涉案金额39.1亿元。权力腐败使得市场竞争环境恶劣,没有关系和背景的人无法公平地从事竞争,专业知识无法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起主要作用,这种情况使得道德败坏,许多人削尖脑袋拉关系,而不是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专业能力上。结果是,我现在的分配体制既不利于公平,也不利于效率。在这种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第九,家族利益的形成。经过数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家族利益都开始形成和固化,出现了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中国人一直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古代是通过科举,现代是通过高考,不说光宗耀祖,也能获得体面的工作。但是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等级化和贵族化,从幼儿园开始,家长的社会地位就决定着孩子所上学校的优劣,家长的官职大小决定着孩子在学校里是大队长还是中队长,是市三好还是校三好。而即使是读了大学、硕士、博士,又面临着就业难,同样需要关系。无法通过教育和专业能力获得公平的竞争起点、参与公平的竞争过程,将使分配不公问题恶性循环,甚至引发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