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贴吧 > 中国的土地使用政策真的会逆转吗?

河马社区

中国的土地使用政策真的会逆转吗?

发表于:2011-05-22 16:41

最近华尔街日报一篇“中国土地使用政策可能逆转”的文章引人关注,该报道称,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在一份报告中提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最近发布的一篇杂志社论,他在文章中试探性地表示中国不应在管理土地资源时采取严格的城乡平等交换的原则,十分引人注目。该报道声称“莫非中国领导人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土地管理方式了?” 因为我国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保持耕地红线,城市化发展用地要用耕地占补平衡来解决。

其实这个解读完全是误读,中国高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态度一直没有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还一直在强化,也就是说通过土地用途管制等政策手段,确保粮食生产用地得到优先满足。近期的“十二五”规划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有一个核心的主题,那就是一定要确保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为什么中国粮食安全政策不能动摇?原因很简单,世界粮食市场与其他产品市场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贸易程度很“浅”,波动很大,再加上动辄出口禁令、粮食武器等,使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最忠实的盟友日本、韩国,也不敢把粮食安全的重任交给美国,其大米生产也一定要保持自给。主要原因是一国如果单纯依赖波动很大的国际市场来供粮,波动传导到国内,会导致国内粮食也“闻波起舞”,轻则动摇民心,重则会引发骚乱乃至政府倒台。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我国是一个大国,如果让世界来给中国供粮,不但会引起全球粮价狂涨,而且也可能根本买不到那么多粮食。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国的粮食安全一直要靠自己来解决。

当然从长远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很大的压力,最大的压力来自三个方面: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对肥沃耕地的侵蚀、抑通胀使粮价上涨永远赶不上其他产品涨价,使种粮比较利益最低、气候变化异常使欠款太多的农田水利难以为继。

耕地压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而耕地面积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因为单位粮食亩产难以大幅度提高,只有保住了耕地才能保住粮食安全。但最近土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通报显示,2009年度我国部分地区违法用地问题很严重,部分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15%以上。大量耕地被偷偷占用,耕地在不少地方变成炙手可热的“商品”与“唐僧肉”,部分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纵容、默许甚至公开签订协议允许耕地被占;一些企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搞房地产开发,个别主管部门隐瞒不报、压案不查。所有这些都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之基、13亿人口的生存之本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之石。

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粮价压力: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比较利益太低,新的工农剪刀差,即:种粮收入与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与种粮收入愈拉愈大,粮价上涨速度一直赶不上农资上涨速度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些因素对进一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种粮比较利益低使农民“种懒田”粗放种粮或者不种粮,能种三季的只种一季,使粮食供应愈来愈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相当于农民居民收入的三倍,主要源于低粮价战略。低粮价战略的实行使那些粮食生产越多的地方越穷,我国粮食生产大县基本上都是财政穷县。最重要的粮食反倒是最便宜的,长远来看,这种低价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不可持续的。粮食上涨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所以在抑通胀与保农民生产积极性一直是二难选择。

农田水利设施压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会越来越频繁,未来气候变化会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欠帐严重,整体薄弱,尤其是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巨大的挑战。“水利欠账太多,要出大问题 ”这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反复强调的观点。近年来频繁大范围的干旱洪涝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已到了不能再拖下去的地步,必须下大功夫来解决。

粮稳才能天下稳,一定要坚守13亿人粮食安全生命线,只有粮稳了,才能天下稳。粮食生产是大事,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中长期看,提高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打好粮食生产的基石,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