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土地贴吧 > 农田水利亟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谢先生

农田水利亟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发表于:2011-07-21 12:18

  前不久在皖北某县采访时,农民迫切地追问:“咱离淮河那么近,为什么遇到干旱水却浇不到地里去?”小水利是整个水利系统的神经末梢,是惠及农民、农业的最直接的水利设施。从水源地到农田,通常仅一两公里长的沟渠,这些遍布田间的小型电灌站、塘坝、水渠等“小水利”工程,一直被喻为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但是,由于农村水利工程建、管、用相互脱节,往往一条渠今年修了,过两年又来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建轻管严重,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成了“国家照顾不到、群众解决不了”的瓶颈工程,成为当地干部着急、农民要求迫切、水利部门又很无奈的棘手问题。

  长期以来,国家在水利投入上,对大江大湖大水库等流域性治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小农水”却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最后一公里”。据省水利厅调查发现,我省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很多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用水效率低;大型灌区工程配套率不足40%,渠系不配套等问题十分突出;河道、水塘淤积现象严重,“夏涝蓄水,冬旱供水”的功能严重下降,目前多数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记者走访发现,各级干部虽然表现得决心大、热情高,但是实际上不少地方仍存在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年喊修年年失修”的恶性循环。

  作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农田水利,要从根本上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一老问题、新课题,不能光凭一时热情和“自发”“自愿”,必须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和用水管水长效机制。

  政府部门必须切实承担起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尽快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支持“五小水利”工程的措施进行具体的量化,例如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工作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奖惩办法等等。采取更积极、更直接、更有效的综合措施,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

发表回复